云南曲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

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

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

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翻译

蛮夷纷扰在南方,盗贼如同刺猬般丛生。
中原动荡不安,战争从此拉开序幕。
从白门到太和城,路途遥远达万里。
离去的人没有生还,十个人中有九个丧命。
泰山之马倒伏在阳山,燕地士兵在泸水边哭泣。
妻子行走寻找死去的丈夫,父亲出门寻找死去的儿子。
天空布满忧郁的乌云,战场上白骨堆积成空旷的壁垒。
悲惨的云南行军,十万生命一同消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带来的毁灭与哀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对战争后果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忧虑情怀。

"百蛮乱南方,群盗如猬起。" 这两句描绘了战乱中的混乱场面,"百蛮"比喻四处蔓延的敌对势力,而"群盗如猬起"则形象地表达了盗匪蜂拥而至的景象。

"骚然疲中原,征战从此始。" 这两句诗转向战争带来的灾难与劳累,"骚然疲中原"描绘了一片凄凉与疲惫,而"征战从此始"则揭示了长期的征战已经开始。

接下来的"白门太和城,来往一万里。去者无全生,十人九人死。" 描述了战争的残酷与死亡的普遍性,"白门太和城"可能是某个军事要塞,而"来往一万里"则表明了战争范围之广阔;"去者无全生"和"十人九人死"直接揭示了战争中生命的脆弱。

"岱马卧阳山,燕兵哭泸水。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 这几句诗则聚焦于战争中的悲剧性情景,"岱马卧阳山"描绘了一种哀伤的情境,而"燕兵哭泸水"则展示了士兵们在失去亲人后的绝望与哀痛;"妻行求死夫,父行求死子"则透露了战争中家庭的破碎和生命的无常。

最后,"苍天满愁云,白骨积空垒。哀哀云南行,十万同已矣。" 这几句诗以宏大的景象总结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苍天满愁云"形容了一片忧郁的天际,而"白骨积空垒"则隐喻了战场上的尸骸;"哀哀云南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受害者的深切同情,"十万同已矣"则是对死亡人数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传递了一种反战、哀悼生命的强烈情绪。

收录诗词(5)

刘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曲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乾北,今年桑乾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将围云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李陵别苏武

汉武爱边功,李陵提步卒。

转战单于庭,身随汉军没。

李陵不爱死,心存归汉阙。

誓欲还国恩,不为匈奴屈。

身辱家已无,长居虎狼窟。

胡天无春风,虏地多积雪。

穷阴愁杀人,况与苏武别。

发声天地哀,执手肺肠绝。

白日为我愁,阴云为我结。

生为汉宫臣,死为胡地骨。

万里长相思,终身望南月。

形式: 古风

虹县严孝子墓

至性教不及,因心天所资。

礼闻三年丧,尔独终身期。

下由骨肉恩,上报父母慈。

礼闻哭有卒,汝独哀无时。

前有松柏林,荆蓁结朦胧。

墓门白日闭,泣血黄泉中。

草服蔽枯骨,垢容戴飞蓬。

举声哭苍天,万木皆悲风。

形式: 古风

赠窦丞

冥路杳杳人不知,不用苦说使人悲。

喜得逢君传家信,后会茫茫何处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