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季然倅均州

持家远与立朝同,善继何人似乃翁。

国史但书萧傅直,乡评更仰伯夷风。

只今边备艰难际,自古官箴谨饬中。

四帙亲朋今健者,尚看褒诏诧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治家之道与为官之道相同,谁能像你的父亲那样继承美德。
国家史书记载的是你父亲如萧傅般正直,乡亲们更是仰慕他如伯夷的品格。
如今正值边境多事之秋,自古以来官员们都应谨慎自律。
你的亲朋好友们,如今健在的人,还期待着看到你的褒奖令,让江东人为之惊叹。

注释

持家:管理家务。
立朝:为官。
善继:良好传承。
乃翁:你的父亲。
萧傅:历史上以正直著称的官员。
伯夷风:像伯夷那样的高尚人格。
边备:边防事务。
艰难际:困难时期。
官箴:官员的行为准则。
谨饬:谨慎且严格。
四帙:亲朋好友。
健者:健康的人。
褒诏:表扬的诏书。
诧江东:江东地区的人感到惊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送给朋友萧季然赴任均州(今湖北丹江口一带)时所作。诗中表达了对萧季然的赞扬和期许,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的关切。

首句“持家远与立朝同”,赞扬萧季然不仅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治家之道,而且在仕途上也有着相似的正直品行,暗示他在个人品德和政务处理上的严谨态度。接着,“善继何人似乃翁”进一步强调萧氏家族的良好传统,认为他的品行能继承先人的美德。

“国史但书萧傅直”,意指萧季然的正直如同萧傅(古代名臣)一般,将会被载入史册,留下清名。而“乡评更仰伯夷风”则赞美他在乡间的口碑,如同古代高洁之士伯夷,受到人们的敬仰。

“只今边备艰难际”,点出当时国家边境局势紧张,萧季然将面临艰巨的任务。然而,诗人在勉励他要保持谨慎和坚定,以应对这样的困难时期。“自古官箴谨饬中”再次强调了为官之道,要求他严格遵循官箴,行事谨慎。

最后,诗人提到萧季然的亲朋好友中还有健在者,他们将看到朝廷给予的褒奖,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均州百姓的鼓舞,预示着他在任期间将有显著的成绩。

整首诗通过赞扬萧季然的品质和才能,以及对其任职前景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送湖口尉王德高解印东归

笑解龟符指郑乡,应从凤口得书忙。

平生璧水功名志,壮岁钟山姓字香。

恶少何人窥瓮牖,长官无事燕琴堂。

从今我亦南州吏,乞取梅仙已验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腊

谓向年前稍自宽,恼人时序故多端。

几回水落还添浦,百样天晴却转寒。

未有梅开供探讨,若无酒遣太衰残。

明朝便是春来处,暖律丁宁著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蓬丘山人张以道归吉州

山人曾著宰官衫,了事还为马口衔。

别我三年无瞬息,思君一节尚巉岩。

人生契合常如此,吾道年来见大凡。

雨后只愁风力健,江空无计款归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送雷赴漕召(其一)

诏书隐隐下穹窿,已觉朝廷后此翁。

儒雅久称唐吏部,典刑今对汉申公。

薰风使者驱驰外,暇日斯民长养中。

麦陇秧田政如许,定应归报不言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