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淳同长溪夜宿

联舟投岸火,彀牖却江风。

烧烛对长夜,添衣促侍童。

差谺矶突浪,荡泊怒潜龙。

雷骇千峰动,星看双剑雄。

寒敲喧警柝,焰闪误飞虫。

旧好诗书在,奇襟巾屦同。

不辞行路险,漫拟济川功。

霁景及明发,中流任转蓬。

形式: 排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翁万达在永淳与长溪之间夜宿时所见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夜晚江边的独特氛围。

首句“联舟投岸火”,描绘了船只靠岸时,岸边灯火通明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彀牖却江风”一句,通过“却”字,表现了江风被阻挡的情景,暗示了夜晚的凉爽。

“烧烛对长夜,添衣促侍童”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长夜,点燃蜡烛,增添衣物,以及吩咐仆人忙碌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夜晚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细致关怀。

“差谺矶突浪,荡泊怒潜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江面的波浪比作愤怒的潜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的汹涌澎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雷骇千峰动,星看双剑雄”两句,通过雷声和星光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壮丽景象,同时“双剑雄”一词,不仅描绘了星光的明亮,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

“寒敲喧警柝,焰闪误飞虫”则通过寒风吹响警钟的声音和火焰误引飞虫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旧好诗书在,奇襟巾屦同”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书籍知识的珍视,同时也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风度和气质。

最后,“不辞行路险,漫拟济川功”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决心,以及他渴望实现宏图大业的雄心壮志。“霁景及明发,中流任转蓬”则预示着风雨过后,光明将至,诗人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87)

翁万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月

七月度况水,万山盘列营。

地偏多暑积,雨过始秋清。

沙色留残润,溪声带晚晴。

岬云絺袖满,峪鸟木枝鸣。

岑寂缘支土,常羊足旅情。

欣然想遐举,安得羽毛轻。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夜发指阳和道忆净儿因念家君及先太府君属情弟侄怆焉有怀四首(其一)

孤城野旷复星稀,斥堠山前带月驰。

海角问鸿怜老父,客边归马恋婴儿。

岁时屡值龙蛇蛰,心事那堪僮仆知。

绳武亢宗应有托,颓颜衰鬓不胜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夜发指阳和道忆净儿因念家君及先太府君属情弟侄怆焉有怀四首(其二)

龙沙岁晚雁何归,鮀济江深鱼正肥。

祇为圣明忧塞事,故令癯瘠滞朝衣。

富贫元不关兴败,出处因知有是非。

辛苦我遑私尺帛,弟兄何以慰重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夜发指阳和道忆净儿因念家君及先太府君属情弟侄怆焉有怀四首(其三)

宦族骄狂羞杀人,愁闻弟侄好肥轻。

岂思陵谷犹能改,况复箕裘愧此生。

鬼瞰高明应不爽,人非刻苦竟何成。

作书万里遥相寄,涕泣叮咛冀尔听。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