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晚春风雨

天正宜晴却又非,云顽未是放开时。

可曾路滑官移缓,但觉山寒农务迟。

风雨颠狂如醉汉,乾坤正大亦嬉儿。

阴阳自有人调燮,牢闭柴门只自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风雨交加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多变与人的生活状态之间的微妙关系。

首联“天正宜晴却又非,云顽未是放开时”开篇即点明天气的矛盾与变幻无常,既适宜晴朗,却又突然转为阴云密布,云层似乎不愿释放阳光,暗示了天气的不可预测性。

颔联“可曾路滑官移缓,但觉山寒农务迟”则将视角转向人间,通过对比官府行动与农事进度,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路滑导致官府行动缓慢,而山寒则让农事进展受阻,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力量对社会生活的制约。

颈联“风雨颠狂如醉汉,乾坤正大亦嬉儿”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界的形象,将风雨比作醉酒之人,肆意妄为,同时又将天地比作嬉戏的孩子,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狂野与不羁,也蕴含着对宇宙秩序的敬畏与理解。

尾联“阴阳自有人调燮,牢闭柴门只自规”则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顺应,认为阴阳调和自有其规律,人们只能遵循自然之道,闭门自守,以适应外界的变化。这一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晚春风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在面对自然变化时的人类智慧与态度。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似臧伯通

玉壶冰里见精神,来望芙蓉幕府新。

放胆担当难处事,立身扶植不平人。

公家退食门如水,淡处论交面自春。

不是浑身皆古道,肯分一盼老山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闻丹山主僧德周欲退慈云主僧龄叟留此作

识破机关便出林,满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风与俱高白鹤心。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几浮沈。

是知处处虚西榻,难得慈云一片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小豪飞函为尊甫芳园封翁寿辰徵诗爰成七古一章却寄

苍松夭矫游龙形,道是冰霜百鍊身。

俯视凡木多彫萎,岁寒耐得始长春。

物类有然人亦尔,此意请质小豪子。

小豪尊甫古之愚,直辞曾慑陵暴徒。

稚虎自有食牛气,见义无勇信非夫。

牵车服贾勤孝养,更向海邦学商战。

负米争传季路贤,吹篪敢先伯氏倦。

伯去星洲仲越南,货殖才多人共羡。

自古意气重男儿,肯为新知倍旧知。

却聘书成怀落落,金钱易掷山难移。

宫入磨蝎磨折定,惟有精神能战胜。

再接再厉事竟成,归来年已逾知命。

独恨树静风不宁,罔极未报涕常零。

况乃雁行先折翼,万里归骨悲原鸰。

由来诗书重孝友,郁郁佳城窀穸厚。

耰锄豆萁两无惭,寿考作人更不朽。

转坤学校能转坤,乾健才华出钗裙。

成绩八年历史在,至今齿颊尚流芬。

回忆生平最劳力,快乐却从勤苦得。

敬我敬人合则留,岂能胁肩望颜色。

襟怀坦荡契天和,渥丹犹作醉颜酡。

哀乐不须丝竹写,惩忿窒欲福寿多。

不见青青坚节在,四时何尝改叶柯。

达尊有三齿居一,内外孙曾已绕膝。

老人星映南极明,恰好青牛度关日。

邮筒远寄预徵诗,欲佐兕觥同介眉。

显亲岂待人爵贵,讴歌即是扬名时。

老我无才空弹指,挥毫不见云烟起。

请君当作海筹看,莫道呕哑难入耳。

形式: 古风

再次前韵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苻坚百万捲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