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其八)

庄王搆曾台,乃与云梦邻。

东延洞庭石,涔阳激清津。

赵魏方幸祸,况此狼虎秦。

谏者七十二,枕藉以前陈。

时非一耕夫,三楚讫无人。

因知沮溺流,用即社稷臣。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咏古(其八)》。诗中以楚庄王构筑曾台,与云梦相邻,东至洞庭石,西接涔阳,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地理景象。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历史,指出赵魏正遭受祸患,而楚地更是面临狼虎般的秦国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到有七十二位谏臣前赴后继,向君主陈情,但最终未能改变局势。

诗人进一步反思,认为并非只有耕夫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即使是三楚之地,也未必没有能人。他引用了沮溺流的故事,暗示那些虽不显山露水却能为国家出谋划策的人,才是真正的社稷之臣。整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对现实的隐喻,表达了对忠诚谏言者的敬仰,以及对国家人才的深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咏古(其九)

驾言九皋泽,揽彼渐水台。

罘罳蔽荆岑,绝流曲池隈。

婉彼三楚士,谏猎纡其才。

大雨忽盈河,疾风西北来。

洪潦起滔天,陨雹激以雷。

商梁正绥立,仆夫行告哀。

孤虚无妄设,荧惑谅为灾。

帝德眷荒淫,欲去此徘徊。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咏古(其十)

文驷陈大庭,膰肉宿所脩。

群婢一以盛,君子乃见咻。

孰谓彼妇口,于中可优游。

蟪蛄遂盈耳,凤兮当何求。

斧柯不在手,龟山郁绸缪。

翱翔七十国,交辙奸诸侯。

狄水衍其波,罔济非无舟。

驾言从吾好,还辕息我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咏古(其十一)

忽忽岁已莫,太台役方作。

太上美遨游,禾黍未能穫。

滞穗满甫田,风雨殚零落。

相国一沾襟,罢酒不为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咏古(其十二)

贪吏常苦富,廉吏常苦贫。

不见孙叔敖,其子行负薪。

五霸相代兴,主烈难为臣。

令名有遗封,馀财喜没人。

寝丘虽言恶,千载功无湮。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