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赠同波上人

云心已冷气如虹,坐听鸣泉说苦空。

脱下袈裟调骏马,教人错认是支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戏赠同波上人》由明代诗人范景文创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对禅宗生活与世俗世界的独特见解。

首句“云心已冷气如虹”,以“云心”比喻禅者的心境,暗示其超然物外、心如止水的状态;“气如虹”则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既表现了禅者的内在修为,也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的一系列对比与反差。

次句“坐听鸣泉说苦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禅者静坐于山间,倾听泉水潺潺,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更是禅者内心深处对“苦空”(佛教中指人生诸苦皆为空无本质)的领悟与反思。这里,“鸣泉”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永恒,与禅者内心的平静相呼应,同时也暗示着禅者对世间繁华与苦难的超脱态度。

后两句“脱下袈裟调骏马,教人错认是支公”,则是对前两句的反讽与戏谑。禅者在日常生活中,脱下了象征修行的袈裟,换上了世俗的装扮,骑着骏马游走于尘世之间,这一行为看似与传统的禅者形象大相径庭,却恰恰体现了禅者在追求精神解脱的同时,也不忘融入人间烟火,与世俗生活保持联系。这里的“支公”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高僧支遁,他以善于骑马著称,此处借指禅者虽身在红尘,但心性依然保持着清静与自由,不为世俗所拘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者在追求精神境界的同时,如何在世俗生活中保持自我,以及这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所引发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既有对禅者超凡脱俗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世俗与精神世界关系的深刻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364)

范景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斋中瓶花吹落案间探韵得变字遂成二首(其一)

郊外春光容易变,花枝摇落红如霰。

留春无计折将归,胆瓶权作宜春院。

长辞妒雨与狂风,绣幕围香恼蜂燕。

上人好养马,自是冶性爱颠狂,棐几一夜飞片片。

主人久已耐餐冰,领取禅心伴妖茜。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斋中瓶花吹落案间探韵得变字遂成二首(其二)

一般落红作春殿,不向树底向溪砚。

花神应是好文雅,笔公墨君邀缱绻。

如眠似起意韵骄,石床作枕藤纹荐。

谁言陌上少残芳,不衬马蹄扑人面。

岂特花开有高低,花谢亦自分贵贱。

形式: 古风

读书

知犯书淫病,谁违意所耽。

消閒商古事,采异佐清谭。

意得惊兼喜,思深苦并甘。

世间惟此物,多取不为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舟中作

春迷花雾与波光,杨柳拂堤月引航。

流水声中公事了,一瓯新茗一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