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花(其一)

枝头的皪耀珠光,蝶使蜂媒未许忙。

识赏何人曾眼白,形容无语可雌黄。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

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枝头的明珠般光芒闪烁,蝴蝶蜜蜂还未允许自己忙碌。
谁能识别并欣赏这美景,无人能用言语准确描述它的美。
月光下小溪桥上,稀疏的树影摇曳,清风中玉树飘香却无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吟咏不绝,但这些美景只能被奴仆空空地装进锦囊中。

注释

皪耀:形容光彩照人。
蝶使蜂媒:比喻春天的使者,蝴蝶和蜜蜂。
眼白:这里指赞赏的目光。
雌黄:古代写字用的矿物颜料,这里指明确的评价。
疏横影:稀疏的树影横斜。
玉垄:形容洁白如玉的树丛。
奚奴:古代对仆人的称呼。

鉴赏

这首宋诗《和杨花(其一)》是赵希逢所作,通过对杨花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雅而微妙的意境。首句“枝头的皪耀珠光”形象地刻画了杨花在阳光下闪烁如珠的明亮景象,富有动态感。接下来的“蝶使蜂媒未许忙”暗示了杨花的轻盈与春天的生机,连忙碌的蝴蝶和蜜蜂也为之驻足。

“识赏何人曾眼白,形容无语可雌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杨花无人真正欣赏的感慨,认为即使再美的事物,如果没有得到恰当的理解和赞美,也会显得苍白无言。"雌黄"在此处比喻评价的不公正。

“溪桥月下疏横影,玉垄风前暗度香”描绘了杨花在月色下溪边飘落,以及微风吹过田垄间散发出的幽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诗意的画面。最后,“今古骚人吟不尽,奚奴空背锦为囊”则点明了杨花作为诗歌创作的主题,自古以来诗人对其咏叹不绝,然而杨花之美却并未因此而得到充分珍视,只能被随意丢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杨花为载体,寓言了美与被忽视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美的独特见解和对世态人情的深沉感慨。

收录诗词(168)

赵希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纸帐

拟回暖律到寒襟,落价休论直几缗。

已唤楮生同一榻,肯容小女动纤尘。

窗横梅影眠和月,路入梨云梦著人。

欲效负暄献天子,暖烘烘地一笼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纸衾

楮缣泻出谷纹花,全幅如抛织女梭。

春向腊前回孟季,寒催暑往任羲娥。

洛中曾记纸增价,枕上想无诗作魔。

任待冻云天欲雪,蒙头不信得知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岩桂

嫦娥羞涩隐闺房,曾记当年窃药囊。

奔入月中知几载,却于秋后喷幽房。

枝头遗落兼金屑,坐上浓薰沉水香。

恍惚蟾宫身屡到,似犹相隔一门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岩桂落英

沉麝为肌蜡剪英,九霄递馥到寰瀛。

徘徊忍离花边去,彷佛如从月窟行。

残蕊尚堪燃古鼎,清芬真可濯尘缨。

纷纷落尽盈杯勺,堪笑承糟空捧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