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
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
在这首诗中,元稹通过“尔爷只为一杯酒”开篇,表达了对父亲因醉酒而与人断绝关系的无奈和悲凉。"此别那知死与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别离带来的深刻哀伤和生死相隔的情感。
接着,“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这两句透露出父亲在儿子年幼时就开始教授他写诗,甚至是关于离别的痛苦经历。这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早期培养,也凸显了父子的关系中充满了悲怆。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暗示的手法,描绘出一种家庭关系中的隔阂和个人的内心苦楚。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因酒导致的家庭问题以及文学在表达个人情感上的重要性。
不详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爱惜尔爷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
伤心自比笼中鹤,剪尽翅翎愁到身。
别鹤声声怨夜弦,闻君此奏欲潸然。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九月闲宵初向火,一尊清酒始行杯。
怜君城外遥相忆,冒雨冲泥黑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