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人十咏(其五)樵径

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

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翻译

石头的脉络中隐藏着青色的雾气,每一步都走向了幽深的境地。
正为山路曲折而忧虑,又碰上云层遮挡视线。
争相推举那美丽的树林,约定在归来的时候一起欣赏。
这情景不像追逐名利的道路,期望的是与朋友们共享宁静,而不是陷入纷扰之中。

注释

石脉:石头的纹理或脉络。
青霭:青色的雾气。
缭绕:弯曲缠绕。
云遮截:云层遮挡。
好林浪:美丽的树林。
归时节:回来的时刻。
名利途:追求名利的道路。
覆车辙:比喻陷入困境或失败。

鉴赏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之道的淡然超脱,以及对自然山林生活的向往。首句"石脉青霭间,行行自幽绝"描绘出一幅隐逸深藏于山林之间的画面,其中“石脉”指的是山中的溪流,“青霭”则是云雾缭绕之意,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体验。

"方愁山缭绕,更值云遮截"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一种情感寄托。山林环绕,云雾遮断,这不仅是景物描写,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与封闭,是对内心世界的隐喻。

"争推好林浪,共约归时节"一句中,“好林”指的是美好的林木之地,“争推”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共约归时节”则是希望与同道中人共同归隐于自然之中,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

最后两句"不似名利途,相期覆车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里的“名利途”指的是追逐功名和财富的道路,而“覆车辙”则是比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们如同车轮重复碾压在相同的轨迹上,缺乏个性和自由。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以及对于自我精神世界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自然、名利与隐逸的描述,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高洁的人格追求,是一篇蕴含丰富内涵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607)

陆龟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 字:鲁望
  • 籍贯:江湖散
  • 生卒年:?~公元881年

相关古诗词

樵人十咏(其七)樵担

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

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

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樵人十咏(其六)樵斧

淬砺秋水清,携持远山曙。

丁丁在前涧,杳杳无寻处。

巢倾鸟犹在,树尽猿方去。

授钺者何人,吾今易其虑。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樵人十咏(其三)樵叟

自小即胼胝,至今凋鬓发。

所图山褐厚,所爱山炉热。

不知冠盖好,但信烟霞活。

富贵如疾颠,吾从老岩穴。

形式: 古风

樵人十咏(其二)樵家

草木黄落时,比邻见相喜。

门当清涧尽,屋在寒云里。

山棚日才下,野灶烟初起。

所谓顺天民,唐尧亦如此。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