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作品《寄姑苏智肱钱塘文捷二上人》,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僧侣的看法和对佛法流传的忧虑。首句“释子纷纷奈汝何”以质疑的口吻,暗示对僧众行为的不满或疑惑;“传闻右绕益乖讹”则批评了某些佛教徒偏离正道,传播错误的信息。
接下来,“南山述作那堪毁”暗指重要的佛学著作被无端诋毁,表达对经典传承的担忧。“西竺师徒果有魔”进一步强调了对佛法遭受外界干扰的忧虑,认为师徒间可能受到诱惑或魔障。
“群蚁固应随转石,一杯焉可当颓波”运用比喻,指出即使个体力量微小,如群蚁无法阻挡巨石,也无法阻止佛法衰落的大势。“青铜瓦砾皆称鉴”则表示,即使是世俗之物也能反射出佛法的光辉,暗示佛法虽遭诋毁,但仍有一定影响力。
最后,“乞与光明岁月磨”表达了诗人希望时间的流转能洗尽尘埃,让真理的光芒得以持久照耀。整首诗寓含深意,既表达了对僧侣群体的期许,也流露出对佛法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