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城哭声有作

昨闻河畔哭哀哀,见说分离凡几回。

昔别长男居异域,今殇小子瘗泉台。

羁愁对此肠堪断,客舍闻之心转摧。

漂泊自然无限苦,况复存亡有去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昨日听说河边哀哭声连连,提及离别已是多次发生。
从前与长子分别他乡居,如今幼子却葬在这泉边。
面对此情此景愁肠寸断,客居中闻之更觉心碎。
漂泊生涯本就充满艰辛,更何况还要面对生死离合的无常。

注释

昨闻:昨天听说。
河畔:河边。
哭哀哀:哀哭声不断。
见说:听说。
分离:离别。
凡几回:已经很多次。
昔别:从前离别。
长男:长子。
居异域:住在异国他乡。
今殇:现在夭折。
小子:幼子。
瘗:埋葬。
泉台:这里指墓地。
羁愁:羁旅之愁,流离失所的愁苦。
对此:面对这种情况。
肠堪断:心中悲痛欲绝。
客舍:旅店,此处指在外漂泊的住处。
心转摧:心里更加悲伤。
漂泊:流浪,居无定所。
自然:本就。
无限苦:无比痛苦。
况复:更何况。
存亡有去来:生与死的离合无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流离失所、哀伤别离的情感状态。开篇"昨闻河畔哭哀哀",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悲凉氛围,河畔的哀声如同时间的回音,穿透作者的心灵。而"见说分离凡几回"则表明这种别离并非偶然,而是反复发生,增添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接着,诗人通过昔日与长男分别和今日丧失小子的对比,深化了哀伤的情绪。"昔别长男居异域"表明过去与长子分离,如今长子远在他乡;"今殇小子瘗泉台"则指现实中的悲痛——小孩子的去世,被埋葬于泉水之旁,泉水往往象征着生命和情感的流动,这里却与死亡相连,增添了一份凄凉。

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的心绪自然是"羁愁对此肠堪断"。这里的"羁愁"指的是因别离而生的忧虑和哀伤,而"肠堪断"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的撕心裂肺。

最后,"客舍闻之心转摧"表明诗人在异乡听到这悲惨的消息之后,心灵受到的打击与摧毁。而"漂泊自然无限苦"则总结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漂泊不定本就充满了无尽的苦楚;"况复存亡有去来"则是在这样的苦难中,再加上生死的别离,更是让人心碎。

这首诗通过对家国、亲情的挚爱与失落,抒发了深沉的哀思和无尽的漂泊之苦,是一篇充满悲剧色彩的作品。

收录诗词(247)

佚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除夜

荒城何独泪潸然,闻说今宵是改年。

亲故睽携长已矣,幽缧寂寞镇愁煎。

更深肠绝谁人念,夜永心伤空自怜。

为恨漂零无计力,空知日夕仰穹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哭押牙四寂

哀哉存殁苦难量,共恨沦流处异乡。

可叹生涯光景促,旋嗟死路夜何长!

空令肝胆摧林竹,每使心魂痛渭阳。

缧绁时深肠自断,更闻凶变泪沾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夏日途中即事

何事镇驱驱,驰骖傍海隅。

溪边论宿处,涧下指餐厨。

万里山河异,千般物色殊。

愁来竟不语,马上但长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夏日野望

出户过河梁,登高试望乡。

云随愁处断,川逐思弥长。

晚吹低丛草,遥山落夕阳。

徘徊噎不语,空使泪沾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