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其三)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小园的景色正显得迷茫而凄清,一阵阵冷冽的香气压过了麝香的气息。
湖水倒映着稀疏的树影摇曳,屋檐斜照下,有一枝花低垂着头。
画家徒然在闲暇时欣赏这美景,诗人也不要试图去寻找典故来作诗。
我感到羞愧,连黄鹂和蝴蝶都只知道桃溪边的春天景色。

注释

小园:私人小花园。
凄迷:迷茫、朦胧。
寒香:冷冽的香气。
麝脐:麝香的香气。
疏影:稀疏的树影。
屋檐:房屋的边缘部分。
一枝低:一枝花低垂。
画工:画家。
閒时:闲暇时光。
诗客:诗人。
故事题:典故或主题。
黄鹂:鸟名,叫声悦耳。
蝴蝶:昆虫,色彩斑斓。
桃溪:有桃花的溪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梅花(其三)》,描绘了一幅小园梅花盛开的景象。首句“小园烟景正凄迷”以烟雾缭绕的小园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接着,“阵阵寒香压麝脐”写出了梅花香气浓郁,胜过麝香,暗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

“湖水倒窥疏影动”通过湖水倒映梅花的疏影,进一步展现梅花的姿态,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屋檐斜入一枝低”则描绘了梅花低垂的姿态,与屋檐相映成趣,更显梅花的娇柔。

后两句“画工空向閒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认为它无需过多的描绘和故事附会,本身就是一幅生动的画和一首含蓄的诗。最后,“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以黄鹂和蝴蝶的无知,反衬梅花的淡然与高雅,它们只知道春天的美好在桃溪,而梅花之美却超越了桃溪的春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和寓意,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梅花(其二)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著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梅花二首(其二)

孤根何事在柴荆,村色仍将腊候并。

横隔片烟争向静,半粘残雪不胜清。

等闲题咏谁为愧,子细相看似有情。

搔首寿阳千载后,可堪青草杂芳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梅花二首(其一)

宿霭相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乾。

香刍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亦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淮甸南游

几许摇鞭兴,淮天晚景中。

树林兼雨黑,草实著霜红。

胆气谁怜侠,衣装自笑戎。

寒威敢相掉,猎猎酒旗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