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潼关

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

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

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山势蜿蜒伴随河流,景色清明适合游览。
拂晓时分,鸡鸣声在十里关隘回荡,树木幽暗,一行雁阵穿越陇上乌云,满含哀愁。
闲暇时分,溪水潺潺宜人,整日凝视,只见秋天的山色如画。
手持麈尾,头戴角巾,眺望远方,更感叹美景被秦楼的香雾阻隔。

注释

地形:山势。
河流:伴随。
景气:景色。
澄明:清明。
晓鸡:拂晓时分的鸡鸣。
关树:十里关隘的树木。
寒雁:秋雁。
陇云:陇上的乌云。
片时:片刻。
无事:闲暇。
溪泉:溪水。
岳色:山色。
麈尾:古代文士所持的拂尘。
角巾:古代读书人的头巾。
旷望:远眺。
秦楼:可能指代远方的楼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色与行者情怀交织的图画。开篇“地形盘屈带河流,景气澄明是胜游”两句,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处河流蜿蜒、山势奇特之地,景色宜人,是游览的绝佳之所。

继而,“十里晓鸡关树暗,一行寒雁陇云愁”两句,则转入了对景物的细腻描摹。晨曦初照,潼关之树尚浓于夜色,而那一行飘逸的寒雁,更添几分边塞的苍凉。

“片时无事溪泉好,尽日凝眸岳色秋”两句中,诗人在闲暇之时,对着潺潺溪声和悠长山色流连忘返,将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最后,“麈尾角巾应旷望,更嗟芳霭隔秦楼”两句,诗人穿戴简约之装,仰望远方,或许是在怀念远离的亲人或是对某种无法触及的情感而发出的叹息。这里的“秦楼”虽未明言,但它所象征的那份隔绝与乡愁,是诗人情感世界中的一道深刻印记。

温庭筠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意境幽远的风格,在此诗中亦是如此,将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怀巧妙融合,展现了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齐宫

白马杂金饰,言从雕辇回。

粉香随笑度,鬓态伴愁来。

远水斜如剪,青莎绿似裁。

所恨章华日,冉冉下层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初秋寄友人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

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

独鸟楚山远,一蝉关树愁。

凭将离别恨,江外问同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利州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

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