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八首(其一)

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翻译

夜晚在南洲的草地上歇息,清晨在北岸的树林中启程。
太阳高挂在广阔的沧海上空,湖水深深,洞庭湖相隔两岸。
烟雾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湖面波涛与浔阳有所不同。
一年的游历难以尽览美景,春天的嬉戏却容易触动内心。
早晚都未能遇见荣耀之事,但春天的芬芳已满我衣襟。

注释

暮宿:夜晚住宿。
南洲:地名,可能指南方的洲渚。
晨行:清晨出发。
北岸:河流的北边岸。
沧海:大海。
阔:广阔。
水隔:湖水分隔。
洞庭:古代大湖,这里指洞庭湖。
深:深邃。
烟景:烟雾和景色。
留意:留心。
异浔:不同于浔阳(可能指另一个地方)。
岁游:一年的游历。
极目:尽览。
春戏:春天的游戏。
荣遇:荣耀的际遇。
芳菲:芳香的花草。
满襟:充满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旅居生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自由自在的情怀。首句“暮宿南洲草,晨行北岸林”写出了诗人的流动性和对自然的亲近感受。接下来的“日悬沧海阔,水隔洞庭深”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广阔的空间感和深远的意境。

在“烟景无留意,风波有异浔”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并非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意象,而是随遇而安。接着的“岁游难极目,春戏易为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尽变化的欣赏,以及在春天轻松愉快的心境。

最后,“朝夕无荣遇,芳菲已满襟”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名誉和外界的淡然态度,同时也强调了内心的充实与满足。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随缘的心境。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江南曲八首(其二)

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春洲惊翡翠,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

锦帆冲浪湿,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相叹惜流晖。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江南曲八首(其五)

舣舟乘潮去,风帆振早凉。

潮平见楚甸,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烟波接两乡。

云明江屿出,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浦树落花芳。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初度岭过韶州灵鹫广果二寺其寺院相接故同诗一首

五岭分鸢徼,三天峙鹫峰。

法堂因嶂起,香阁与岩重。

寒水千寻壑,禅林万丈松。

日将轻影殿,风闲响传钟。

佛帐珠幡绕,经函宝印封。

野鸣初化鹤,岸上欲降龙。

北牖泉埃散,南阶石癣浓。

净花山木槿,真蒂水芙蓉。

古塔留奇制,残碑纪胜踪。

一音三界路,十善百灵恭。

流窜同飘萚,登临暂杖筇。

摄衣趋福地,跪膝对真容。

忽似毗耶偈,还如舍卫逢。

宿心常恳恳,尔日更颙颙。

苦业暥前际,危光迫下舂。

已知空假色,犹念吉除凶。

覆护如无爽,归飞庶可从。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故园置酒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