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置酒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酒酿熟了就得喝,春天归来我的鬓发却已如秋色。
希望有千日沉醉的机会,能暂时忘却百年的忧虑。
故乡满是青草,新结识的朋友都已白头。
风吹灯易熄,江上的明月难以长久停留。
忙碌的周公姬旦,忙碌的孔子鲁丘。
一生又能有多少天,不如暂且尽情游历。

注释

酒熟:酒酿好。
人须饮:人应饮酒。
春还:春天归来。
鬓已秋:鬓发如秋色。
千日醉:长时间沉醉。
缓:延缓,减轻。
百年忧:长久的忧虑。
旧里:故乡。
新知:新朋友。
尽白头:都已白发苍苍。
风前灯:风吹的灯火。
易灭:容易熄灭。
川上月:江上的月亮。
难留:难以停留。
卒卒:忙碌的样子。
周姬旦:周公姬旦。
栖栖:忙碌不安。
鲁孔丘:孔子鲁丘。
平生:一生。
能几日:能有多少天。
及:比得上。
且:暂且。
遨游:游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开篇"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表达了应在美好时光中享受生活,但却发现岁月匆匆,青春易逝,已由春入秋。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接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表达了诗人希望沉浸于快乐中,以此来减轻长久的忧愁。这种情感体现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渴望,但也透露出对生活重负的无奈。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则是诗人对于故土和友人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旧里"指的是过去的家乡,而"新知"则可能指的是近来结识的人们。两者相对比,表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青草和白头都是时光留下的印记。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此处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无常的主题。灯在风中容易熄灭,月亮在河川上也难以长久停留,这些意象都在强调时间的不稳定和短暂。

最后两句"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生命有限的感受。周公(周文王之子)和孔子都是古代伟大的人物,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活也是短暂而匆忙的。而作为普通人的诗人,自己的生命更加不易预测,因此呼吁要及时行乐,不要错过现实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之情。

收录诗词(40)

刘希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一名庭芝,汉族。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字:延之(一作庭芝)
  • 籍贯: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
  • 生卒年:约651年-约680年

相关古诗词

晚憩南阳旅馆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

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

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

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公子行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形式: 古风

代闺人春日

珠帘的晓光,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携手莫相违。

形式: 古风

代秦女赠行人

鸾镜晓含春,蛾眉向影嚬。

开□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还洛阳道,为忆春阶草。

杨叶未能攀,梅花待君扫。

今朝喜鹊傍人飞,应是狂夫走马归。

遥想行歌共游乐,迎前含笑著春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