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不饮茶

宾客相传无水厄,欣然脱屐上公堂。

涤烦疗渴名虽著,瘠气侵精暗有妨。

梦寐无忧眠可熟,清虚自积体尤强。

樵青竹里管何事,侧听杯行供暖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宾客们传说这里没有饮水困难,愉快地脱下鞋子步入公堂。
洗涤烦恼和解渴虽然有名,但空气稀薄对精神也有隐性损害。
在没有忧虑的梦境中,睡眠深沉,清静的生活使身体更加强健。
在竹林砍柴的人又何必关心这些,只须侧耳倾听酒杯传递的暖汤声。

注释

无水厄:饮水困难。
脱屐:脱下鞋子。
公堂:公共的厅堂。
涤烦疗渴:洗涤烦恼和解渴。
瘠气:空气稀薄。
暗有妨:隐性损害。
梦寐无忧:没有忧虑的梦境。
眠可熟:睡眠深沉。
樵青竹里:在竹林砍柴。
杯行供暖汤:酒杯传递暖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邀请宾客相聚,却没有水源煮沸饮用的困境。诗中“欣然脱屐上公堂”一句,表明主人仍旧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脱下鞋履登上厅堂,这里暗示了主人对待困难的一种豁达心态。

接下来的“涤烦疗渴名虽著,瘠气侵精暗有妨”两句,是在说虽然茶有解除烦恼、缓解口渴的美好名称,但是在这清寒的环境中,却因为缺少热水而无法享受到茶带来的益处。这里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茶的向往,也反映出当时的困境。

“梦寐无忧眠可熟,清虚自积体尤强”两句,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依然能够安然入睡,不为外界所扰。这里的“清虚自积”可能指的是心灵的平和与内心的充实,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一份精神上的强健。

最后,“樵青竹里管何事,侧听杯行供暖汤”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场景。诗中的“樵青竹里”,可能是指竹林深处有人在打理柴火,而“侧听杯行供暖汤”则是说诗人侧耳倾听着远处传来的盛酒的声音,期待着那份即将到来的温暖。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手头的困境与内心的豁达,以及对热饮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不便时所保持的心态和情感。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喜见白发诗

种种年来渐满簪,儿童环视语相惊。

故人大半黑头死,老子何妨白发生。

弹镊不须誇手熟,著冠犹喜觉头轻。

元无粉黛居閒屋,任尔星星易数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喜雨欲行园

南风转北遂为霖,倒掩书帷坐累茵。

洗沐江山三尺雨,庄严天地十分春。

猿吟鹤舞图双引,酒社诗坛待五申。

说我小园增秀润,便思徐步转城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喜雪(其一)

待雪多年久未逢,兹辰如望故人风。

稍添松顶三分白,独露蕉心一寸红。

泥尾可能留雁使,豚蹄何敢谢龙工。

不如借取公家氅,著向飞楼缥缈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喜雪(其三)

嘉瑞真成一旦逢,寄笺天下托鹏风。

分无侑坐歌眉绿,但有挑蔬冻指红。

画史莫传飞舞势,诗人俱尽琢磨工。

此间不见乾坤妙,妙在竹扉山崦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