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异乡哪个地方最能引发愁绪?独自登上边城的城楼。
傍晚时分,只有北归的大雁飞来,大地寒冷,往西去已无更多州郡。
几声号角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泾河冻结,已不再流淌。
你做着贫穷的官员,我做着异乡的游子,这离别的愁苦难以收束。

注释

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牵愁:引发愁绪。
独上:独自登上。
边城:边境的城市。
城上楼:城楼之上。
日暮:傍晚。
唯有雁:只有大雁。
地寒:大地寒冷。
更无州:没有更多的州郡。
塞角:边塞的号角。
高还咽:时而高亢时而低沉。
泾河:古代河流名。
冻不流:被冻住不再流动。
贫官:贫穷的官员。
我为客:我是旅人。
离恨:离别之愁。
难收:难以消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野的《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表达了作者身处异乡,登上边城城楼时的深深愁绪。首句“异乡何处最牵愁”直接点出诗人的离愁别绪,异乡之感尤为强烈。接着,“独上边城城上楼”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进一步强化了孤寂之情。

“日暮北来唯有雁”,傍晚时分,只有南飞的大雁陪伴,更显诗人内心的落寞。接下来,“地寒西去更无州”强调了地域的荒凉和人烟稀少,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迷茫。“数声塞角高还咽”通过边塞号角的凄厉声音,传达出战乱和边关的严酷现实。“一派泾河冻不流”则以河水冻结的景象,寓言人生的停滞和困境。

最后两句“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揭示了诗人与友人张蕡共同的境遇——身为贫官和客居他乡,离别的愁苦难以排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在边关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二)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一)

彩笺一轴敌琼瑰,喜见亲题手自开。

远胜浣花人寄到,贵从视草客分来。

百张重叠霞初卷,十色参差锦乍裁。

红药篇章方雅称,老夫无用拟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谢冯亚惠鹤

慇勤亲惠鹤,迢递自江濆。

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

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

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谢乔职方惠书

珍重君郎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

便回岂易逢归雁,频看应难长蠹鱼。

先寄路经千里外,后批情更万重馀。

静思贵不忘贫贱,当日荆州亦未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