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二)

谁将新茗寄柴扉,京兆孙家小紫微。

鼎是舒州烹始称,瓯除越国贮皆非。

卢仝诗里功堪比,陆羽经中法可依。

不敢频尝无别意,却嫌睡少梦君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谁会把新采的茶叶送到简陋的门扉,这是来自京兆孙家的小紫微。
只有舒州的鼎才能真正煮出茶的醇香,而越国的瓯则不适合用来储存这样的好茶。
卢仝的诗作里,这样的品茶功夫可以相提并论,陆羽的茶经中也有类似的法则可供遵循。
我不敢频繁品尝,不是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怕这样会减少睡眠,梦到你的次数也会变少。

注释

新茗:新采的茶叶。
柴扉:简陋的门。
京兆孙家:指京城孙家,可能是一位有名望的人。
小紫微:古代官职名,这里借指有地位的人。
舒州:地名,在今安徽省。
烹:煮茶。
瓯:古代的一种盛水或酒的器具,此处指茶杯。
越国:古国名,位于今浙江一带。
卢仝:唐代著名诗人,以爱茶著称。
陆羽:唐朝人,被誉为茶圣,著有《茶经》。
频尝:频繁品尝。
别意:深层含义或特别的情感。
梦君:梦见你。

鉴赏

这首宋诗名为《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二)》,作者为魏野。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孙舍人寄来的蜀地笺纸和茶叶的感激之情。他以“新茗”开篇,暗示了茶叶的清新与珍贵。诗人提到孙家在京兆,暗示对方地位不凡,而“小紫微”则暗指其才情出众。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茶的品质,指出只有舒州的烹煮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而茶具的选择也颇为讲究,非越国之器不足以衬托。他引用卢仝的诗作,赞美茶的美妙,又提及陆羽的茶经,表明饮茶之道有据可循。诗人饮茶并非只为解渴,更是在品味与回味中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感谢。

最后,诗人表示不敢频繁品尝,是因为不想因为茶香而影响睡眠,反而希望借此茶能与友人梦中相会,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沉。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字:仲先
  • 号:草堂居士
  • 籍贯:陕州陕县
  • 生卒年:960—1020

相关古诗词

谢长安孙舍人寄惠蜀笺并茶二首(其一)

彩笺一轴敌琼瑰,喜见亲题手自开。

远胜浣花人寄到,贵从视草客分来。

百张重叠霞初卷,十色参差锦乍裁。

红药篇章方雅称,老夫无用拟封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谢冯亚惠鹤

慇勤亲惠鹤,迢递自江濆。

情性浑如我,精神酷似君。

舞思同座看,唳想隔城闻。

从此添诗景,为题好共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谢乔职方惠书

珍重君郎一纸书,亲书何啻敌琼琚。

便回岂易逢归雁,频看应难长蠹鱼。

先寄路经千里外,后批情更万重馀。

静思贵不忘贫贱,当日荆州亦未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谢刘小谏寄惠双鹤

令威兄弟涉烟波,谏署人教到薜萝。

毛比君情犹恐少,格如我性不争多。

相呼似说冲霄意,对舞初闻击壤歌。

仙术无能骑谢去,青云未免阻闲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