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二)

自春爰及夏,多雨少曾晴。

积压兼旬潦,瀰漫四泽盈。

稚苗忧冒没,矮岸恐颓倾。

急遣洪宾佐,代余省尔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从春天到夏天,雨水频繁少晴天。
连续多日积水,湖泊河沟满溢。
幼苗担忧被淹没,低洼岸边怕倒塌。
急忙派遣大水官来助,帮我照看你们百姓。

注释

自:从。
爰:到。
及:到。
夏:夏天。
多雨:雨水很多。
曾:曾经。
晴:晴朗。
积压:积累、积聚。
兼旬:二十天左右。
潦:积水。
瀰漫:弥漫、充满。
四泽:四处的水域。
稚苗:幼小的作物。
冒没:被水淹没。
矮岸:低矮的河岸。
恐:担心。
颓倾:倒塌。
急遣:急忙派遣。
洪宾佐:大水官或洪水的使者。
代余:代替我。
省尔氓:照看你们百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不断的春夏之交的阴雨给农作物带来的困扰。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即将到来的一季收成可能受损的忧虑。

"自春爰及夏,多雨少曾晴"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时节和天气状况,从春末到初夏,一直是阴雨连绵,难得见到晴朗的天空。"积压兼旬潦,瀰漫四泽盈" 描述了雨水不断积累,大地被浸润得满盈,水泽四处氾濫。

接着,诗人写出了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稚苗忧冒没,矮岸恐颓倾" 稚嫩的禾苗担心因雨水而无法生长,矮小的堤岸则可能因为洪水而崩溃。

最后,诗人表达了急切的心情,希望能够尽快采取措施来应对这样的天气状况:"急遣洪宾佐,代余省尔氓" 这里“洪宾佐”指的是负责治理水患的官员,“代余省尔氓”则是希望这些官员能替诗人考虑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真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生活关怀和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八)

连朝雨水淹,燕寝似穷阎。

无处可就燥,何时得附炎。

频占季主卦,屡乞鲍君签。

千里人知否,心香日夜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三)

洪穴堤凡九,泄水注之江。

荷锸来如织,奔湍去若撞。

雨声虽断续,潦势已宾降。

想见鱼秧泛,沙汀白鸟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一)

旧雨连今雨,南鸠唤北鸠。

声声肠寸断,点点泪交流。

历耳风来处,凝眸天尽头。

衷情如此苦,造物亦怜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其四)

早晚遣长须,行田西北隅。

稻禾都旺否,庐舍莫淹无。

高仰为何碶,低洼是某都。

水痕如退落,分寸要相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