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一)

西湖曾寓两高峰,绕郭湖山几万重。

伍相怒涛浮白马,弘农遗谶记飞龙。

年追往事逾三纪,迹寄枯禅辨五宗。

之子是时应尚少,无因步趾得过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回应。

首句“西湖曾寓两高峰”,以“寓”字巧妙地将西湖与两座高峰联系起来,暗示西湖之美如同两座高峰般令人向往。接着“绕郭湖山几万重”一句,用“几万重”夸张地形容西湖周围环绕的湖光山色,展现出西湖景色的壮丽与丰富。

“伍相怒涛浮白马,弘农遗谶记飞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伍子胥和弘农王的故事,赋予西湖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伍相怒涛浮白马,可能是指伍子胥在怒涛中乘白马的故事,而弘农遗谶记飞龙则可能暗指弘农王的预言或传说,这些故事为西湖增添了神秘色彩。

“年追往事逾三纪,迹寄枯禅辨五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与感慨,以及对佛法的深入理解。三纪即三十年,诗人通过时间的跨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迹寄枯禅辨五宗”中的“枯禅”可能指的是静心修行的和尚,而“五宗”则可能是佛教的不同宗派,诗人借此表达对佛法的探索与领悟。

最后,“之子是时应尚少,无因步趾得过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姚叔烟年轻时的怀念,以及遗憾自己无法与之共游西湖,共同欣赏美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二)

忽闻天籁发青霄,四十年来恨始消。

既有清风扬雅什,自甘黄发老渔樵。

森严公府来非易,咫尺音书报亦遥。

不及乘春双燕雀,得巢君屋日飘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三)

人情消长似江潮,谁肯诗篇问寂寥。

已识盖公曾避舍,悬知召伯有膏苗。

铁桥东去非无路,铜柱南来尚可标。

出处料君应早定,浮云不复叹风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其四)

吴越山川未阻修,东南谁是仲宣楼。

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

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安夏二首(其一)

肩舆辞我越王台,积雨新晴海燕来。

最是岭头春欲尽,南花成子北花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