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安之五首.污亭

强洁犹来真有为,好高安得是无心。

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颢所作,名为《和王安之五首·污亭》。诗中运用了深刻的哲理,探讨了“污亭”这一意象背后的妙旨,以及在物我关系中的处世之道。

首句“强洁犹来真有为”,意味着即使表面看似强硬而洁净,实际上也蕴含着真正的作为与力量。这里的“强洁”不仅指外在的干净与坚定,更深层地触及到内在的意志与行动,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次句“好高安得是无心”,则表达了追求高远目标时,保持一颗无欲无求的心境的重要性。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避免被功利之心所束缚,才能真正达到目标,实现自我超越。

后两句“污亭妙旨君须会,物我何争事莫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污亭,作为诗中的核心意象,象征着通过接受和面对生活的不完美与挑战,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里强调的是,理解污亭的妙旨,即学会在物我之间找到和谐,不与外界争执,不被事物所侵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污亭”这一独特的意象,探讨了个人修养、内心世界的净化以及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平和,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和王安之五首.药轩

囊中数味应千种,砌下栽苗过百名。

好是微风入庭户,清香交送满檐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晚晖亭

亭下花光春正好,亭头山色晚尤佳。

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和花庵

得意即为适,种花非贵多。

一区才丈席,满目自云萝。

静听禽声乐,闲招月色过。

期公在康济,终奈此情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子直示以新诗一轴偶为四韵奉谢

治剧君能佚,居闲我更慵。

自惟降藻丽,不解断舂容。

寡和知高唱,深情见古风。

静吟梁甫意,真似卧隆中。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