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晖亭

亭下花光春正好,亭头山色晚尤佳。

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颢所作,题为《晚晖亭》。诗中描绘了亭下的春日美景与亭头晚间的山色之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和谐。

首句“亭下花光春正好”,以“花光”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里亭下的景象,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春意盎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

次句“亭头山色晚尤佳”,将视角转向了亭头的山景。傍晚时分,山色更加迷人,晚霞映照下的山峦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美不胜收。这里通过“尤佳”二字强调了晚景的独特魅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在不同时间点展现出的不同风情。

后两句“欲知剩占清风处,思顺街东第一家”,则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人似乎在说,想要真正领略到自然界的清风拂面之感,需要去寻找那些被清风眷顾的地方。这里的“思顺街东第一家”可能是一个隐喻,象征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清新的地方。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下春光与亭头晚景的描绘,以及对清风处的探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70)

程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学者称明道先生。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 字:伯淳
  •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32-1085

相关古诗词

和花庵

得意即为适,种花非贵多。

一区才丈席,满目自云萝。

静听禽声乐,闲招月色过。

期公在康济,终奈此情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子直示以新诗一轴偶为四韵奉谢

治剧君能佚,居闲我更慵。

自惟降藻丽,不解断舂容。

寡和知高唱,深情见古风。

静吟梁甫意,真似卧隆中。

形式: 五言律诗

和诸公梅台

急须乘兴赏春英,莫待空枝谩寄声。

淑景暖风前日事,淡云微雨此时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后一日再和

常劝嬉游须及辰,莫辞巾屦染埃尘。

秪应风雨梅台上,已减前时一半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