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归乡的画面,诗人以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以及孤独旅途中的哀伤。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这几句设定了秋天的氛围,西风扫过,门前的一条小径被落叶覆盖,而远处飘浮着白云,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 诗人通过柳树的枯枝与绿叶交替,暗示时光易逝,自己归乡的心情愈发迫切。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这里写的是秋风带来的凉意,以及诗人自身的清新气质,他的眉宇间似乎也透露出一丝忧郁,但这份忧郁也只能暂时安慰他登高远眺时的心灵。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故乡与旧友在诗人的心中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像是被风吹散的尘埃或者是难以捕捉的梦境。这份哀愁使得他在登临时产生了更多的惆怅。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 诗人注意到几朵残留的秋花,它们孤独地凋零,不知是为谁而存在。而那幽远的楚国魂魄,也无法召唤,只能在晚风中感受那份无法挽回的寒冷。
"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 诗人穿行于荒废的围栏之间,他思考着是否有人会记得那些隐秘而遥远的芬芳。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这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屋内有秋灯照明,院中飘落着秋雨,而更添了一声远方传来的野鸭叫声,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凄楚。
"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最后,诗人尝试举起酒樽,却不知如何消解这份哀愁,这些纠结的忧郁太多了,难以摆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乡愁。
不详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翠簟一池秋水,半床露、半床月。
绀葩乍坼。笑烂漫娇红,不是春色。
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
旧歌共渡烟江,却占玉奴标格。
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闲门昼掩凄恻。
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
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
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
晚寒伫立,记铅轻黛浅,初认冰魂。
绀罗衬玉,犹凝茸唾香痕。
净洗妒春颜色,胜小红、临水湔裙。
烟渡远,应怜旧曲,换叶移根。
山中去年人到,怪月悄风轻,闲掩重门。
琼肌瘦损,那堪燕子黄昏。
几片故溪浮玉,似夜归、深雪前村。
芳梦冷,双禽误宿粉云。
麈柄知君谈亹亹,鸡群笑我唤朱朱。
晓窗试渠作人语,绝胜蠹简用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