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春怨》,它通过描绘春日的景象和人物的情感,表达了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
"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这两句诗描写了一种春意盎然却又萧瑟凄凉的氛围。金鸭香消,暗示着美好事物的逝去和心中的哀伤;梨花春雨,则是典型的春天景象,但这里它被用来形容一种隔绝和封锁之感,门外的春雨似乎也带上了某种寂寞。
"欲知别后相思意,回看罗衣积泪痕。" 这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思念。罗衣上的泪痕,是心中思念的物证,每一次回望都能感受到那份无法言说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于远方亲人或恋人的深切思念。戴叔伦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精湛的情感表达和细腻的心境刻画,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绘,更是一幅动人心弦的情感写照。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汉家宫阙梦中归,几度毡房泪湿衣。
惆怅不如边雁影,秋风犹得向南飞。
画鹢春风里,迢遥去若飞。
那能寄相忆,不并子猷归。
后会知不远,今欢亦愿留。
江天梅雨散,况在月中楼。
楚僧蹑雪来招隐,先访高人积雪中。
已别剡溪逢雪去,雪山修道与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