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

逢君未久送君行,十载同窗几日情。

平狱旧推于定国,按刑新过汉阳城。

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

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鏊创作的《送戚时望佥宪之湖广》,表达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戚时望的深深惜别之情。首句“逢君未久送君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间虽短,但离别之情却格外浓厚。次句“十载同窗几日情”回忆了两人多年的友情,短短数日的分别显得尤为珍贵。

第三句“平狱旧推于定国”,以古代公正执法的典故,赞美了戚时望的公正无私,暗示他在司法上的才能和声誉。第四句“按刑新过汉阳城”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行程,暗示他将赴任的地方重要且责任重大。

第五、六句“雁回千里书须寄,春到三湘草自生”,通过雁南飞传书和春天湘江畔草木生长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一句“收拾楚材归药笼,湖南宾客总知名”,以“楚材”比喻朋友的才华,表达对他的高度评价,并预祝他在湖广地区能发挥所长,赢得声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仕途的期许,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送杨侍读维立之南京

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

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

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

谁知东上门前路,此后行来分外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海虾图

茫茫大海浮穹壤,日月升沉鳌背上。

其间物怪何所无,海马天吴大如象。

有鱼如屋鲎如帆,虾最细微犹十丈。

鬇鬡怒气须如戟,力战洪涛欲飞出。

江湖鱼蟹总蜉蝣,畜眼平生未曾识。

画工何处写汝真,梦中曾到长须国。

黑风吹海浪如山,鱼龙变化须臾间。

从龙愿作先驱去,去上青天生羽翰。

形式: 古风

昌平刘谏议祠

荒湾野木古城隅,何处昌平是旧庐。

气带幽并多感慨,策如晁董亦迂疏。

同时下第谁云屈,此外求言总是虚。

不尽怀贤千古意,执鞭无路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胡人归朝歌

儿胡儿,女胡女,女嫁胡儿娶胡妇。

唯有老身从汉来,椎结毡裘作胡语。

当时从驾土木间,匈奴驱我不得还。

朝看鹞儿岭,暮宿木叶山。

昔闻青冢今始睹,几过苏卿持节处。

胡风猎猎胡霜飞,听罢胡笳泪如注。

胡中洵乐汉自亲,呼韩犹作南朝宾。

款关不用通事语,三十年前我汉人。

奉天殿前拜天子,封爵归来认邻里。

南街北巷争聚观,家人见我还惊起。

男袭冠裳女绣襦,今日汉入昨日胡。

回思李陵并卫律,漠北高坟空突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