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新开古东池

山绕兴州万叠青,池开近郭百泉并。

昔年种柳人安在,累岁开花藕自生。

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

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山峦环绕兴州,满眼翠绿连绵不断,池塘靠近城郭,百泉并列流淌。
当年种柳的人如今何处?岁月流转,荷花年年盛开,藕茎自生。
温暖的水波中,鱼儿跳跃,仿佛听见了欢乐的乐曲;人们来访,野鸭见到船只便鸣叫起来。
如果我向西归去,经过这里恐怕要花费一整天,我想问问这里的官员,他是否已经启程了。

注释

山绕兴州:山峦围绕着兴州。
万叠青:万重翠绿的山峦。
池开近郭:池塘靠近城墙。
百泉并:众多泉水并排。
昔年种柳人:过去种植柳树的人。
累岁开花:多年后花开。
波暖跳鱼:温暖的水面跃动的鱼儿。
闻乐喜:似乎听到了快乐的声音。
西还过此:向西返回时经过这里。
须终日:需要一整天时间。
使君: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兴州郊外新开的古东池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水之美。首句"山绕兴州万叠青",写出了群山环抱,层峦叠翠的景象;"池开近郭百泉并"则描绘了池塘临近城郭,泉水汇聚的生动画面。诗人感慨"昔年种柳人安在",暗示了历史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而"累岁开花藕自生"则寓言了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生生不息。

接下来,"波暖跳鱼闻乐喜,人来野鸭望船鸣"通过鱼跃水波、野鸭应人的场景,增添了动态与生机,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使君的关切,"西还过此须终日,为问使君行未行",流露出对相聚的期待和对友人行程的关心。

整体来看,苏辙的《兴州新开古东池》是一首清新自然、富有哲理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再次前韵四首(其一)

城头栋宇恰三间,楚望凄凉吊屈原。

雨洗山川百里净,风吹语笑一城喧。

乡书莫问经时绝,岁事初惊片叶翻。

南近清淮鲈鳜好,钓筒时问有潜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次前韵四首(其二)

谬将疏野托交游,平日论心亦有由。

科第联翩叨旧契,利名疏阔少新忧。

清谈已觉忘朱夏,浊酒先防虐素秋。

多病无聊唯有睡,频频诗句未嫌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再次前韵四首(其三)

野鹤应疑凫雁苦,夏虫未惯雪霜寒。

隐居颜氏终安巷,垂钓严生自有滩。

破宅不归尘可扫,下田初种水应漫。

退耕尚作悠悠语,拙宦犹须步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再次前韵四首(其四)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

岚气雨馀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