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四首(其四)

欲作彭城数月留,溪山劝我暂忘忧。

城头准拟中秋望,台上迁延九日游。

岚气雨馀侵近郭,江声风送隐危楼。

汀洲聚散知谁怪,且学漂浮水上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想在彭城停留数月,溪水和山峦劝我暂时忘却忧虑。
我计划在中秋时分登上城头眺望,九天的游玩也被拖延了。
雨后的山岚逼近城郊,江风吹过,带来远处高楼的隐约声音。
汀洲上的人来人往,有谁能理解我的聚散无常?就让我像水上的鸥鸟一样随性漂泊。

注释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这里指诗人将要前往的地方。
溪山:溪流和山峦,代指自然景色,寓意宁静与安慰。
中秋望:中秋节时的登高远望,寓意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
危楼:高楼,可能指城楼或观景台,暗示诗人所处的位置较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再次前韵四首(其四)》。诗人表达了想要在彭城停留数月,享受溪山美景以忘却忧虑的愿望。他计划在中秋时分登城远眺,又设想在重阳节期间游览台阁。雨后的山岚逼近城郭,江风送来涛声,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他自嘲汀洲上聚散不定的生活或许会引来他人非议,但他选择像水上的鸥鸟一样随性漂泊,自在生活。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烦恼的暂时放下。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二首(其一)

病起江南力未匀,强将冠剑拂埃尘。

木鸡自笑真无用,刍狗何劳收已陈。

行从銮旗风日细,侧听庙乐管弦新。

谁知四载勤劳后,并举成功祚泣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二首(其二)

宸心恻恻念污莱,南籞西池闭不开。

长乐鸣鞘千乘出,顾成荐鬯万方来。

从臣暗泣新宫柳,父老行依辇路槐。

双阙影斜朱户启,都人留看属车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和三首(其一)

穴鼠何须窭数衔,粗官不用苦高谈。

夜倾绿蚁风吹竹,昼拥黄紬雪覆庵。

每作微词还自笑,偶渐馀润亦成酣。

公诗精绝非伦拟,自古骚人尽在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再和三首(其二)

燕窠泥土一春衔,惭愧封侯止立谈。

旧隐尚闻存竹径,归休但要葺茅庵。

钓船梦想沿溪泛,酒盏遥思向日酣。

强欲迟留依幕府,吴公行恐召河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