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淮胜槩楼

远水际长天,逢春更可怜。

钟鸣裹山寺,人唤渡江船。

渔坞夕阳里,酒家疏雨边。

因悲客程事,俯仰欲潸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春日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远水际长天”,以开阔的视野拉开画卷,将读者引入一个辽阔无垠的天地之中。接着,“逢春更可怜”一句,点明季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特别喜爱和感慨。

“钟鸣裹山寺,人唤渡江船”两句,动静结合,既有山寺中悠扬的钟声,又有人声在江面呼唤,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通过听觉元素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渔坞夕阳里,酒家疏雨边”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将时间推进至傍晚时分,渔舟归港,夕阳映照,酒家在细雨中显得格外温馨。这两句通过“渔坞”和“酒家”这两个意象,既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因悲客程事,俯仰欲潸然”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一方面,他为眼前的美景所感动,另一方面,可能也暗含着对旅途劳顿、人生漂泊的感慨。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增加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捕捉并呈现了江南春日的独特韵味,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瓜步阻雨

客里远经游,那堪有滞留。

云山几千里,风雨一孤舟。

树影连江动,潮声撼地浮。

故园归未得,南望使人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至通州(其一)

孤城控一区,形势扼东隅。

海水分咸淡,民风杂楚吴。

蜃楼凝复散,沙岛涨还无。

问道寻鱼客,中宵望斗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至通州(其二)

绝域经游少,重关启闭严。

官租兼菽粟,民业尽鱼盐。

海气朝成市,潮声夜入帘。

狼山渺何许,空翠远浮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天目山

岧峣古道前,一上思茫然。

废井存遗迹,残碑记往年。

岩阴交草色,林薄起炊烟。

南望乡关远,浮云何处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