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通州这一边疆之地的独特景象与生活状态。首句“绝域经游少”,点明通州地处偏远,人迹罕至,暗示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接着,“重关启闭严”进一步强调了通州作为边关的重要性,以及其防御措施的严格。
“官租兼菽粟,民业尽鱼盐”两句,揭示了通州的经济特点。这里不仅征收常规的官税,还依赖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粮食和鱼类资源,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这反映了通州在古代社会中,通过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地方经济的独特方式。
“海气朝成市,潮声夜入帘”则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通州的日常景象。早晨,海上的雾气汇聚成集市,热闹非凡;夜晚,潮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传入室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通州与海洋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边疆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观。
最后,“狼山渺何许,空翠远浮尖”将视线从通州的近景转向远方,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狼山在远处若隐若现,山色空蒙,翠绿的山峰在天际线上微微露出尖角。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通州边疆之地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活动和自然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刻感受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