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曾祖提刑墓

簪缨辉映绍兴间,身后清贫陋巷颜。

犹有云仍在西浙,远思霜露拜南山。

祖风三世未应息,天道百年今好还。

欲去欲留松下路,藤花染泪路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万俟绍之的作品,名为《谒曾祖提刑墓》。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对其曾祖在世时的清廉和品德的怀念,以及对家风和家族荣辱的深刻反思。

"簪缨辉映绍兴间,身后清贫陋巷颜。"

这里描绘的是诗人的曾祖在绍兴任职时的场景,他的官帽上的簪缨(一种装饰品)闪耀着光芒,而他去世之后留下的却是一种清贫简朴的生活环境,反映出曾祖生前不贪污、廉洁自守的高尚品质。

"犹有云仍在西浙,远思霜露拜南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先人的深情思念。“犹有云”可能指的是故乡的风景依旧,而“远思霜露拜南山”则是说诗人在遥远的地方思念着祖辈,甚至想象自己在寒冷的早晨(霜露)中向南方的祖坟行礼。

"祖风三世未应息,天道百年今好还。"

这里表达的是家风代代相传,没有丝毫衰减,反而更加兴盛。“天道百年”暗示着家族的荣誉和命运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历程,现在正是复兴和回归正轨的时候。

"欲去欲留松下路,藤花染泪路斓斑。"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面对祖先墓地时的情感波动,他一方面想要离去继续自己的征途,但另一方面又不忍心离开这充满思念的地方。“藤花染泪”则是形容诗人的悲伤之情已经深重,连路上的尘土都被他的泪水所沾湿。

整首诗通过对曾祖提刑墓的怀念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家族清白家风的自豪,以及对个人命运与家族荣辱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

万俟绍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建康碧瑶洞

洞口筼筜几百竿,洞深襟袂易生寒。

鹿眠桃坞春常在,鹤唳松梢夜未阑。

瓦鼎香腾秋雾薄,石盘棋撒晓星残。

道人许换尘凡骨,同向坛前说炼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次郊行韵

蝶怕花残舞更忙,随风柳絮斗轻狂。

寻芳客去马蹄倦,试酒人归衣汗香。

过雨千林舒翠叶,护田一水露针秧。

留春无计空惆怅,信手敲棋语夜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永兴窣兄(其一)

相阀峥嵘南渡初,万事遗绪要人扶。

从知物理终无否,棠笏于今属魏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游天平山白云泉

踏开松径几层阴,一勺寒泉洗客心。

高处天风吹面冷,险边石磴警人深。

祠尊范像香烟润,碑刻唐诗藓晕侵。

鸟道更通幽绝处,恨无足力可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