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意正成物,民心犹怨寒。
风霜草木死,田野稻粱乾。
何谓耕桑者,而无衣褐完。
因思饵胡费,把笔谩悲酸。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忧虑。首句“天意正成物”暗示自然界的规律正在运行,万物生长,然而接下来的“民心犹怨寒”则揭示出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即使在大自然的正常运转下,他们依然遭受着寒冷的困扰。诗人通过“风霜草木死,田野稻粱乾”进一步渲染了荒凉的景象,农作物歉收,人们的生活物资匮乏。
“何谓耕桑者,而无衣褐完”直接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他们辛勤劳作,却连基本的衣食都无法保障。“饵胡费”可能指的是战争或苛政导致的民不聊生,诗人深感痛心,提笔写下这首诗,流露出强烈的悲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揭示了民生疾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意味。金君卿作为宋代文人,其作品体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不详
前贤立事岂徒然,惠政须教振古传。
芍水灌馀三万顷,楚人祠已二千年。
近闻令尹开新闸,不避风波上小船。
堤筑已完舆颂洽,去时民吏重留连。
不逐群花散漫开,风前一笑尚淹回。
使人便有留春意,对尔强须衔酒杯。
时与乐并真胜会,笔缘情赋尽高才。
如何只得新诗看,也似南园纵赏来。
名游无似郡城西,况是棠阴讼简时。
信步桑间春去后,榜舟湖面夜归迟。
烟波际目无穷乐,沙鸟留人逐处随。
应为独醒须强醉,浩歌风月倒千卮。
薄宦留连未得归,思亲怀旧两依依。
岭头梅信凭谁去,枕上鸿声到此稀。
君喜及瓜催北向,我嗟垂翅倦南飞。
何时共作东都客,不厌京尘化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