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作品《避地》,描绘了诗人长期避居海外的孤独生活和内心感受。首句“避地长年大海东”,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长期在海外漂泊的境况。次句“萧条生计野人同”,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与世隔绝的孤寂。
第三句“深春耒耜孤村雨”,通过描绘春雨中农耕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落日帆樯远浦风”则以傍晚时分海上的景象收尾,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遥望和思乡之情。
中间两联运用了隐喻,“那得文章偕隐豹”暗指自己才华未展,如同隐居的豹子,无人赏识;“聊将音问托归鸿”则寄托书信于南飞的大雁,希望借此传达消息给远方的朋友或亲人。
最后两句“平生自恨无仙骨,五色蓬莱咫尺中”,诗人感叹自己没有神仙般的超脱,虽然身处仙境般的海外之地,却仍感到人生的遗憾和对尘世的留恋。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避世而不得其志的无奈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