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寄给名叫济汝舟的禅师的作品,以描绘禅师所居之地的仙境为主要内容。首句“西江禅伯住东溟”点出禅师居于遥远的东海之滨,暗示其修行之地的非凡。接下来的“境接蓬莱地最灵”,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神秘和灵秀,仿佛与仙界蓬莱相接。
“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两句,通过描绘禅师坐处的秋涛和早晨的阳光,展现了禅师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析木和扶桑都是神话中的星辰,这里象征着超越世俗的高远境界。
“已无鹤近云间锡,祇有龙听月下经”一句,运用鹤和龙的意象,表达禅师的清修生活,连飞禽走兽都为之静止,只有龙在月光下聆听他的诵经声,显得禅师的修为深不可测。
最后,“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借李白乘鲸升天的典故,表达了对禅师超凡境界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禅师的诗才横溢,但这样的才华却鲜有人能理解或亲历其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充满禅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济汝舟长老的敬仰和对其修行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