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
客心彯若梗,亲发皓如丝。
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
执经时有问,使我复从谁。
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感的诗篇。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面对人生变迁时内心的无奈与沉痛。
“金马从容乐,问君何所之。”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关切和探询。"金马"通常象征着尊贵或豪华的交通工具,这里可能指代友人的高贵身份或其离开时的骏马。"从容乐"则表明了一种不急不躁、自得其乐的情态。
“客心彯若梗,亲发皓如丝。” 这两句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客心”指的是旅途中的思念之情,而"彯若梗"则形容这种情感如同坚韧而难以割舍的树枝。"亲发"意味着与亲友之间的情谊,"皓如丝"则用洁白细腻的丝线来比喻这份情谊之纯净和纤细。
“旧学已孤陋,素交仍别离。”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学习和旧友的怀念。"旧学"指的是过去的学问或经历,而"已孤陋"则意味着这些记忆现在显得单薄而不再重要。"素交"指的是纯粹的、无私的友情,"仍别离"则表明即便是最真挚的友谊,也难免要经历分别。
“执经时有问,使我复从谁。” 最后两句流露出诗人在面对朋友离去后的迷茫与困惑。"执经"可能指的是坚守自己的信念或职业,而"时有问"则表明诗人会偶尔提出一些疑问。"使我复从谁"则是诗人在寻找可以依赖的对象,或者是在询问自己未来应该追随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南山三辅剧,百里古诸侯。
谁为弦歌小,不分宵旰忧。
烟横辋川暝,云照武关秋。
安得无羁束,从君一纵游。
人生荣与辱,百变似浮云。
自有穷通定,徒劳得丧分。
消愁唯有酒,娱意莫如文。
方寸常萧散,其馀何足云。
叠鼓鸣铙迎候新,军牙孑孑倚淮津。
聊应衣绣过乡曲,不作引章惊故人。
荻迸短芽淝水暖,荷浮圆叶漅湖春。
使君此去荣多少,犹是当年书剑身。
蜀栈锦衣来,高堂绶笥开。
恩辉同日至,喜色共春回。
驷马过邻社,朝裾捧寿杯。
吾生无此乐,空使寸心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