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君俞知宿迁

魏侯得名能治剧,江湖作吏声籍籍。

人言才似钜鹿公,诏书擢守二千石。

前日见贤后得罪,艾封沾襟复自悔。

牛刀割鸡不作难,看公来上宿迁最。

形式: 古风

翻译

魏侯凭借名声能处理棘手事务,他在江湖中做官声名显赫。
人们都说他的才能如同钜鹿公,朝廷下诏提升他担任两千石的高官。
先前见到他贤能却遭受贬谪,泪水沾湿衣襟他深感懊悔。
即使是大材小用,对他来说处理小事也不在话下,期待他在宿迁任职会更有作为。

注释

魏侯:指魏国的某位侯爵。
剧:棘手的事务。
江湖:指官场或社会。
声籍籍:形容名声显著。
才似钜鹿公:比喻他的才能出众。
诏书:皇帝的命令。
擢:提拔。
二千石:古代官职级别,俸禄为二千石。
见贤:看见贤能之人。
得罪:遭受责备或贬谪。
艾封:流泪的样子。
自悔:感到后悔。
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宿迁:地名,这里可能指具体的任职地点。
最:最高、最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魏君俞知宿迁》。诗中,诗人赞扬了魏侯魏君俞凭借出众才能在复杂环境中表现出色,他的名声在江湖官场中颇为显著。魏侯被赞誉为具有像汉代钜鹿太守那样的才华,朝廷因此任命他担任高官,秩禄两千石。然而,诗中也暗示了魏君俞之前可能有过失,导致他受到责罚,这让他感到悲痛并自我反省。诗人以"牛刀割鸡"的比喻,表示魏君俞处理宿迁这样的地方事务应当游刃有余,显示出对他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和祝愿,同时也寓含了一丝对仕途起伏的感慨。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重赠徐天隐

建极临万邦,稽古陛下圣。

除书日日下,有耳家相庆。

满意见升平,父老扶杖听。

平生所传闻,似仁祖德性。

定鼎百世长,橐弓四夷静。

执事当前朝,官冷殊未称。

破帽风敧敧,简易不骑乘。

危颠相扶持,泉石供嘲咏。

成乐涧阿中,傲世似未敬。

收潦下秋船,期公拜嘉命。

开元贞观事,身得见全盛。

闭门长蓬蒿,或许老夫病。

形式: 古风

闻致政胡朝请多藏书以诗借书目

万事不理问伯始,藉甚声名南郡胡。

远孙白头坐郎省,乞身归来犹好书。

手抄万卷未阁笔,心醉六经还荷锄。

愿公借我藏书目,时送一鸱开锁鱼。

形式: 古风

食笋十韵

洛下斑竹笋,花时压鲑菜。

一束酬千金,掉头不肯卖。

我来白下聚,此族富庖宰。

茧栗戴地翻,觳觫触墙坏。??入中厨,如偿食竹债。

甘菹和菌耳,辛膳胹姜芥。

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

小儿哇不美,鼠壤有馀嘬。

可贵生于少,古来食共噫。

尚想高将军,五溪无人采。

形式: 古风

借景亭

青神县中得两张,爱民财力惟恐伤。

二公身安民乃乐,劝葺城头五月凉。

竹铺不涴吴绫袜,东西开轩荫清樾。

当官借景不伤民,恰似凿池取明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