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拜访法隐开士,并在上方住宿的情景。首句“旋策叩禅扉”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轻步走向寺庙,轻轻敲门的场景,透露出一种恭敬与虔诚的态度。接着,“非关问息机”一句,表明此行并非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而是另有深意,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探索的意味。
“相看誇白足,怜尔旧乌衣”两句,通过描述两人相见时的细节,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亲密与和谐。诗人以“白足”这一佛教僧侣的象征,赞美对方的修行之深,同时也流露出对对方过去身份的怀念与感慨。“怜尔旧乌衣”,则表达了对对方曾经身份的惋惜与怀念,乌衣是古代贵族的服饰,此处暗含着对过往荣华的追忆。
“拊掌家风在,攒眉世谛稀”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两人对话的内容与氛围。诗人通过“拊掌”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两人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同时“家风在”三字,暗示了他们共同遵循的某种精神传统或信仰原则。而“攒眉世谛稀”则表达了对世俗观念的疏离与超越,体现了两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淡然态度。
最后,“伊蒲曾置酒,陶令正言归”两句,以典故收尾,既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也增添了历史文化的深度。这里引用了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故事,他曾在伊蒲(一种素食)宴会上饮酒赋诗,后归隐田园。这两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法隐开士的敬仰之情,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法隐开士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佛学智慧和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