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读山海经(其九)

天地昔崩分,英雄竞驰走。

秦项与曹刘,百战争胜负。

下视山泽臞,渺然亦何有。

岂知宾四明,坐落此曹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和读山海经(其九)》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对比天地、英雄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自然观。

首句“天地昔崩分”,开篇即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天地初分的景象,暗示历史的变迁如同天地的形成一般,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力量。接着,“英雄竞驰走”一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他们如同在历史长河中竞相奔跑的英雄,各自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随后,“秦项与曹刘,百战争胜负”进一步点明了历史中的权力斗争,秦始皇、项羽、曹操、刘备等历史人物成为这场斗争中的代表,他们的命运和决策影响着时代的走向。通过“下视山泽臞,渺然亦何有”这一句,诗人将历史人物置于自然的广阔背景之下,强调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常。

最后,“岂知宾四明,坐落此曹后”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评价的独特见解。宾四明,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诗人,此处用以指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或忽视的人物。诗人认为,即便是在历史的洪流中,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英雄和智者,他们的贡献同样值得被铭记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类在宇宙间地位的反思。它不仅是一首对历史的咏叹之作,也蕴含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讨。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读山海经(其十)

琅花非一叶,丹垆满山海。

散形入空虚,无在无不在。

十试一不过,退落俄成悔。

风火诚可惜,日月不相待。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和读山海经(其十一)

仙释本一机,如月在摽指。

因烦而领无,此事出生死。

内欲存中黄,外不遗践履。

三官倘钩考,虚皇信可恃。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读山海经(其十二)

青乌本凡材,朱㹠实贱士。

直以辛勤故,飙轮为之止。高人体萧萧,视彼奴?尔。

有心如右英,得不许斧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和读山海经(其十三)

浮世真肉人,前身忝仙才。

清都有朋旧,联袂望我来。

歧涂与素丝,举目堪疑猜。

过此少味矣,我生岂徒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