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宜兴迎华驿

家问不来秋夜长,白鸥眠处倚牙樯。

风摇湖水动山影,天压陇云低雁行。

菊老过时犹嚼蕊,鱼逃无水尚鸣榔。

洗兵马诏何时下,免遣农夫坐女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忧思的秋夜景象。开篇“家问不来秋夜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在漫长的秋夜里这种情感尤为强烈。而“白鸥眠处倚牙樯”则是对自然界静谧画面的描绘,白鸥(即白鹭)安然入睡,依偎在古朴的船桨旁,显示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风摇湖水动山影,天压陇云低雁行”则是对秋夜中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微风吹过湖面,使得湖水波动,连带着远处山峦的倒影也随之摇曳。而“天压陇云低雁行”的意象,则展现了天气的阴郁与大雁飞行时那种孤独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道:“菊老过时犹嚼蕊,鱼逃无水尚鸣榔。”这里的“菊老过时犹嚼蕊”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处境,虽然岁月流逝,但仍坚守着某种信念或希望。而“鱼逃无水尚鸣榔”则形象地描绘出困境中的挣扎与求生的艰难。

最后,“洗兵马诏何时下,免遣农夫坐女墙。”表达了对和平到来的期盼。诗人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朝廷能早日颁布停止征战的命令,让农夫们不再被迫离乡打仗,而是能够安坐在自家的田埂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思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62)

无名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桃源(其一)

忽入桃源景可猜,莫非道士亦曾栽。

舟行溯水沿溪进,花映清流夹岸开。

石涧有岐封碧草,洞门无俗长苍苔。

方知此景非人世,岩谷幽深少客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桃源(其二)

舍舟入洞夕阳斜,得见方村八九家。

林锁山环藏屋宇,鸡鸣犬吠隐烟霞。

宁知门有今朝客,可使灯开昨夜花。

共喜相邀询动止,呼童汲水煮仙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题桃源(其四)

忆前复入武陵溪,野水微茫烟树迷。

岩闭不闻仙犬吠,山深惟听鹧鸪啼。

神仙悬隔今非昔,乌兔循环东复西。

应向洞中存隐迹,芳名留与后人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桃源(其三)

远近人家尽见招,小童环立总垂髫。

玄冰满碗侵肌爽,绛雪堆盘入口消。

山内不知今晋代,座中犹自问秦朝。

夜深时向花前立,遥见双株合凤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