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忧思的秋夜景象。开篇“家问不来秋夜长”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特别是在漫长的秋夜里这种情感尤为强烈。而“白鸥眠处倚牙樯”则是对自然界静谧画面的描绘,白鸥(即白鹭)安然入睡,依偎在古朴的船桨旁,显示出一种宁静与和谐。
接下来的“风摇湖水动山影,天压陇云低雁行”则是对秋夜中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微风吹过湖面,使得湖水波动,连带着远处山峦的倒影也随之摇曳。而“天压陇云低雁行”的意象,则展现了天气的阴郁与大雁飞行时那种孤独的感觉。
诗人接着写道:“菊老过时犹嚼蕊,鱼逃无水尚鸣榔。”这里的“菊老过时犹嚼蕊”可能是比喻诗人的处境,虽然岁月流逝,但仍坚守着某种信念或希望。而“鱼逃无水尚鸣榔”则形象地描绘出困境中的挣扎与求生的艰难。
最后,“洗兵马诏何时下,免遣农夫坐女墙。”表达了对和平到来的期盼。诗人希望战争能够尽快结束,朝廷能早日颁布停止征战的命令,让农夫们不再被迫离乡打仗,而是能够安坐在自家的田埂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思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