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瞿印山席观绳伎

忒殷勤,檐际一抹秋痕。

引上金粟月娥,真个也销魂。

重整罗鬟波袜,向雁绳斜处,步碎罗云。

还疑是渡凫,舞衣颠倒,如梦如尘。

飞琼伎与,回丸承溜,骋巧翻新。

嘅此生涯,尽去来、飘同轻絮,点点芳春。

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

蓦又惹起,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观绳伎表演的场景,词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技艺之精湛与情感之深沉。"忒殷勤"开篇,暗示了表演者的热情洋溢;"檐际一抹秋痕"则烘托出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引上金粟月娥",以月神比喻技艺高超的女子,形象生动。

接下来,词人细致描绘了女子的装扮和动作,"重整罗鬟波袜","步碎罗云",展现出其轻盈曼妙的身姿。"还疑是渡凫",将她比作涉水的野鸭,进一步强化了动态美。"舞衣颠倒,如梦如尘",则传达出一种梦幻迷离的感觉。

词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生活的感慨,"生涯飘同轻絮,点点芳春",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写出了欢乐过后,夜色渐深的寂寥。最后,词人感叹无人理解或怜惜这舞者,只能独自承受落寞,"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自我安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绳伎表演为引子,融入了词人的生活哲思,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庆春朝慢.秋初,崔劭方约同高微兰、余诠卿宴集高剽峰

螇水穿云,■边蹑露,此身忽到高峰。

凭临万景,微茫秋意浮空。

知是昨宵雨过,添新凉好咽荷筒。

怪道人,不知留客,打起疏钟。

前度清盟订后,已星分菭袂,歇了游踪。

暄萋几换,余兴翻又惺忪。

遍访石湖遗事,把吟情付与西风。

久凝伫,湿磷飞散,雨又濛濛。

形式:

秋宵吟.蟋蟀

早凉天,天欲暝。藻井桐阴青冷。

颓墙外,正机杼缫缫,做番凄景。一声尖、一声紧。

只有离人怕听。易添恨,恨渺渺予怀,天涯路梗。

还问王孙,何自苦、悲秋成病。

替螀絮雨,对蚻啼咽,有几许情韵,都在梦初醒。

倾耳惊心,更深人静。

最难忘、鸦髻儿时,篱落呼灯弄霜影。

形式:

惜黄花慢.孤雁

淡淡湖天。只荻花千里,不似春鲜。

自从孤零,怕拖秋色,那知羁苦偏在霜边。

悠悠梦冷潇湘水,省往事、更许谁怜。问鸳鸯。

几生修到,良好因缘。离群吊影凄然。

剩缡碎羽,飞并何年。

摩空惊猎,趁风曳橹,萧寥最是,远塞荒烟。

漫漫不见南归路,纵归去、恨也绵绵。倦欲眠。

撇云飘下菰田。

形式:

东风第一枝.次孙伯勃秋思韵

烛影摇魂,琴心写怨,幽悰历乱无绪。

梦回月下清砧,书断霜前碧树。

素心人远,知更在、何时欢聚。

且权把、寸寸相思,先付与云归处。

帘幂幂、残花香腻。檐扑扑、碎玲风细。

可怜烂锦年华,犹恋仓皇袱被。

炎凉阅尽,有种种、来去问谁。

家笼竹、蜚声吹起,那人愁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