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其一)

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桥东。

雁背西风紧,渔梁落照红。

云添疏树影,叶补败船篷。

旧日津亭酒,黄垆蔓草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僧人共享夜晚的供品,站在桥东呼唤渡船。
大雁背对着强劲的西风飞翔,渔梁上的夕阳映照得一片通红。
云彩增添了稀疏树木的影子,落叶修补了破旧的船帆。
昔日渡口的酒馆,如今已被蔓草覆盖,只剩黄土酒垆在其中。

注释

共僧:僧人一起。
分晚供:分享夜晚的供品。
呼渡:呼唤渡船。
立桥东:站在桥东边。
雁背:大雁的背部。
西风紧:强劲的西风。
渔梁:捕鱼的木梁。
落照红:夕阳映照得红艳。
云添:云彩增添。
疏树影:稀疏树影。
叶补:用落叶修补。
败船篷:破旧的船帆。
旧日:昔日。
津亭:渡口的小亭。
酒:酒馆。
黄垆:黄土酒垆。
蔓草中:被蔓草包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旅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共僧分晚供,呼渡立桥东”两句,通过僧侣晚间分食与呼唤船夫准备过河的情景,展现了一天即将结束的宁静氛围。

接下来的“雁背西风紧,渔梁落照红”两句,则运用了大雁背负西风、渔梁(捕鱼的台)上夕阳余晖的映照,描绘出秋天特有的萧瑟与惆怅。

“云添疏树影,叶补败船篷”两句中,诗人通过云雾缭绕稀疏的树木和用落叶修补破旧帆布的情形,传达了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最后,“旧日津亭酒,黄垆蔓草中”两句,则回忆起往昔在津亭饮酒的欢乐时光,现如今则只剩下废弃的黄土堆积被野草覆盖,表达了对逝去美好岁月的无限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337)

艾性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中(其二)

觅宿村溪远,逢人面目生。

习移多佩犊,气怒斗呼鹰。

天阔秋阴重,风高夜柝惊。

迟明怀宿饱,股慄履春冰。

形式: 五言律诗

意行

意行行到野人家,门带清溪石径斜。

落日轻烟山可画,短篱颓堑菊能花。

归迟误客频敲竹,坐久劳人再煮茶。

那得宽閒无点事,日搔短发问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楼中故书连被兵尽亡去

楼无长物只遗编,直当山翁负郭田。

累世相传俱扫地,斯文忽丧岂非天。

不归老子茶肠里,知堕谁家酱瓿边。

我固道穷书更厄,西风危涕倍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煎后山峰上人新茶

拣芽穰穰鹰爪黄,活火濈濈鱼眼汤。

扫花席地白日静,穿帘透户春风香。

唤醒松根渴睡汉,五更清梦从渠短。

泠泠灌顶欲通仙,稽首法云甘露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