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朔风飘胡雁,江城带素月。
安得覆八溟,滂沱洗吴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江景图画面,朔风即北方的凉风,胡雁则是长途迁徙的大雁,通过这两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边塞萧瑟、雄浑苍凉的情怀。"江城带素月"则展现了清澈明亮的夜色中,江城依旧静谧,月光如水,给人以宁静之感。
而下半首"安得覆八溟,滂沱洗吴越"中的"八溟"意指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滂沱"则形容江水的汹涌澎湃。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浩瀚江水、壮丽山河之美景无比赞叹之情,以及对历史文化丰富的吴越地区有着深厚的情感。
从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文天祥的豪放与胸襟,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爱国将领,对于国家江山社稷的深切关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畏途随长江,万里沧茫水。
游子去日长,壮心不肯已。
江水东流去,浮云终日行。
别离经死地,饮啄愧残生。
闻说江陵府,今又降元戎。
甲外控鸣镝,肩舆强老翁。
三宫九庙事方危,狼子心肠未可知。
若使无人折狂虏,东南那个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