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次宫保戒轩靳公诗韵寄寿少博守溪王公”为题,由明代诗人蒋冕所作。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的胸襟气度与功业成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超脱的处世哲学。
首句“襟度渊然隘九州”,开篇即赞美主人公胸怀宽广,犹如深邃的海洋,足以包容整个九州大地,形象地表达了其宏大的格局和深远的视野。接着,“济川功就等虚舟”,进一步说明主人公虽有卓越的功绩,却能保持谦逊,将之视为过眼云烟,不为外物所累,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境界。
“名从晋国三槐著,身共睢阳五老游”,这两句运用典故,赞美主人公名声如同晋国三槐一样显赫,同时又与睢阳五老一同游历,既表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其与古代贤士的深厚情谊和精神共鸣。
“绿野林峦千古意,平泉松竹四时秋”,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无论是四季更迭中的绿野林峦,还是平泉松竹,都寄托着他对自然永恒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其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不知图像凌烟者,出处输公几百筹”,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敬仰之情,认为其在历史长河中的贡献和影响,远非那些被记录在凌烟阁上的英雄可比,体现了对其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多方面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功业和高尚的人格,也传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