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六)

兀坐云根懒举头,更无言句示禅流。

森罗万象分明说,有口何妨挂壁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的《灵岩披云台十颂》中的第六首。诗中描绘了一位独自坐在云边的僧人,心无旁骛,不发一言,却以自身为媒介,仿佛在向禅宗的修行者们述说着宇宙万物的奥秘。诗人通过“兀坐云根懒举头”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这位僧人的超然物外之态,他似乎与世隔绝,却又在无形中与整个宇宙相连。

“更无言句示禅流”,进一步强调了这位僧人的沉默寡言,但他并非真正的沉默,而是以行动而非言语来传递智慧和真理。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禅宗追求的“以心传心”的精神,也暗示了禅宗修行者通过直接体验和领悟来达到悟道的过程。

后两句“森罗万象分明说,有口何妨挂壁休”则揭示了这位僧人内心的丰富世界。他仿佛能将宇宙万物的真相清晰地呈现出来,不需要言语,因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启示。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有口何妨挂壁休”意在强调,即使说话,也只是多余的装饰,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无需言语来表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僧人静默状态的描绘,传达了禅宗追求的超越语言、直指人心的境界,以及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能体悟到宇宙真理的理念。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七)

老来羞懒出人前,只欲隈岩傍水边。

多谢洞庭峰顶月,夜来向我十分圆。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八)

禅门难得好儿孙,逐句寻言总失真。

山是山兮水是水,莫将情解斗尖新。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九)

透过无心种种休,松间石上自悠悠。

田园不用争疆界,大地都来一指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十)

莫笑山僧语句粗,真情何处著工夫。

世人用尽精神讨,缘木何曾觅得鱼。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