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披云台十颂(其十)

莫笑山僧语句粗,真情何处著工夫。

世人用尽精神讨,缘木何曾觅得鱼。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意为旨,借山僧之口,道出了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超然态度。首句“莫笑山僧语句粗”,开篇即以一种平和而略带戏谑的语气,对世俗的评判标准提出质疑,暗示了诗人对于语言表达形式的不拘一格。接着,“真情何处著工夫”一句,直指人心深处,强调真情实感并非外在形式所能完全体现,而是需要从内而外自然流露,点明了情感表达的真谛。

“世人用尽精神讨”,诗人在此揭示了社会上人们为了追求某种目标或认可,不惜耗费大量心力,却往往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依然普遍存在,无论是追求名利、地位还是所谓的成功,人们常常陷入一种盲目追求的状态,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的情感体验。

最后,“缘木何曾觅得鱼”借用《庄子·外物》中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通过错误的方式去追求目标,最终难以如愿的无奈与讽刺。这里的“鱼”象征着真正的目标或理想,而“缘木”则是比喻错误的努力方向。整句话寓意深刻,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时要审慎思考,避免陷入徒劳无功的境地。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山僧的视角,以简练的语言,探讨了情感表达、人生追求以及方法选择等多层面的主题,既富有哲理,又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现了宋朝禅宗文化的影响与特色。

收录诗词(598)

释怀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 号:慈受
  • 籍贯:寿春六安(今属安徽)

相关古诗词

和尧峰泉老.清辉轩

湛湛平湖浸月明,渔歌声断晓风清。

坏衣蒙顶跏趺坐,不称诗情称道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和尧峰泉老.碧玉沼

深静含秋一鉴宽,清甘聊酌齿牙寒。

灵岩自笑荒山骨,明月泉悭祇欲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尧峰泉老.多境岩

聊向苍藤挂六镮,满前嘉致属幽闲。

双眸净洗看无厌,欲结遮头草一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和尧峰泉老.宝云井

宝云诛草广禅林,凿石穷源意亦深。

长叹甘泉不当路,汪汪空有济人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