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

雪后郊原,烟林静、梅花初坼。

春欲半,犹自探春消息。

一眼平芜看不尽,夜来小雨催新碧。

笑去年、携酒折花人,花应识。兰舟漾,城南陌。

云影淡,天容窄。绕风漪十顷,暖浮晴色。

恰似槎头收钓处,坐中仍有江南客。

问何如、两桨下苕溪,吞云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后春归的田园风光图。在静谧的郊野原上,烟雾缭绕之中,梅花初现其瓣,带着几分寒冷却也显得格外坚韧。春天即将到来,诗人依旧在探寻春天的消息,似乎对新生事物充满期待。

“一眼平芜看不尽”,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田野的心旷神怡之情,那无边的绿色让人目不转睛。夜晚小雨过后,万物更加鲜活,新生的绿意被雨水滋润得更为浓郁。

“笑去年、携酒折花人,花应识”,诗人回忆起往年与友人携酒赏花的情景,那时的欢乐现在想来仍旧令人会心一笑。花儿似乎也能认出那些曾经陶醉在美好时光的人。

“兰舟漾,城南陌。云影淡,天容窄”,这里描写了一幅水上花舫的景象。兰舟轻盈地漂浮在水面,而城南的小路上,云影柔和,天空显得格外狭窄。

“绕风漪十顷,暖浮晴色”,诗人继续描绘水面的波纹,在春风的轻拂下,水波荡漾,阳光温暖地铺洒在水面上,带来了明媚的晴空之色。

“恰似槎头收钓处,坐中仍有江南客”,这里诗人以捕鱼为喻,表达了自己虽身处一方,却心系远方。就像渔人在水边收拾渔具一般,诗人坐在室内,心中依旧装着那遥远的江南。

最后,“问何如、两桨下苕溪,吞云泽”,诗人询问友人如何能够到达那风景如画的苕溪之地,那里山水相拥,云雾缭绕,是一个可以让人沉醉的仙境。

收录诗词(240)

叶梦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 字:少蕴
  • 籍贯:苏州吴县
  • 生卒年:1077~1148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其一)三月十七日雨后极目亭寄示张敏叔、程致道

麦陇如云,清风吹破,夜来疏雨才晴。

满川烟草,残照落微明。

缥缈危栏曲槛,遥天尽、日脚初平。

青林外,参差暝霭,萦带远山横。孤城。

春雨过,绿阴是处,时有莺声。

问落絮游丝,毕竟何成。

信步苍苔绕遍,真堪付、闲客闲行。

微吟罢,重回皓首,江海渺遗情。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庚]韵

满庭芳(其三)次旧韵,答蔡州王道济大夫见寄

一曲离歌,烟村人去,马头微雪新晴。

隔年光景,回首近清明。

断送残花又老,春波净、湖水初平。

谁重到,雕阑尽日,遥想画桥横。高城。

凝望久,何人为我,重唱馀声。

问桃李如今,几处阴成。

老去从游似梦,尊前事、空有经行。

犹能记,殷勤寄语,多谢故人情。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庚]韵

蓦山溪.百花洲席上次韵司录董庠

一年春事,常恨风和雨。

趁取未残时,醉花前、春应相许。

山公倒载,日暮习池回,问东风,春知否,莫道空归去。

满城歌吹,也似春和豫。

争笑使君狂,占风光、不教飞絮。

明朝酒醒,满地落残红,唱新词,追好景,犹有君收聚。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虞美人(其三)上巳席上

一声鶗鴂催春晚。芳草连空远。年年馀恨怨残红。

可是无情、容易爱随风。茂林修竹山阴道。

千载谁重到。半湖流水夕阳前。

犹有一觞一咏、似当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