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四)

渐剪茅茨渐卓庵,图书成府亦潭潭。

词坛悬帜多奔北,古路先驱作指南。

常有玉晨资赉十,未闻石户羡徵三。

北来门外维舟惯,不为乘风利涉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所作的《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四首。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陈仲醇在东佘山居所的生活场景和精神世界。

首句“渐剪茅茨渐卓庵”,描绘了陈仲醇在东佘山逐渐建造住所的过程,体现了他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接着,“图书成府亦潭潭”一句,通过“图书成府”形象地展现了陈仲醇藏书丰富,学问渊博,犹如深潭一般深邃。

“词坛悬帜多奔北,古路先驱作指南”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陈仲醇比作引领文坛前进的旗帜,又比作引导前行的古路先驱,赞扬了他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力。

“常有玉晨资赉十,未闻石户羡徵三”则进一步赞美陈仲醇的高尚品德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暗示他不受世俗名利的诱惑,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北来门外维舟惯,不为乘风利涉贪”表达了陈仲醇对自由与独立的向往,以及他对追求物质利益的不屑,展现出他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仲醇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个性魅力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579)

董其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五)

别有超超上驷骖,拈来恐似老生谈。

逍遥不必溟飞北,炳蔚端成雾隐南。

掷地赋声如振万,先天玄理自函三。

枕中一卷庖羲易,祗觉王何思未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六)

忆昔论交自筱骖,虽更出处岂商参。

阮家犊鼻贫骄北,先世狐书史愧南。

岂有风流分仲二,差怜骨相共朋三。

壮君笔力能扛鼎,不为清羸弛负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七)

山叟从无对影忠,科头露坐过仍甘。

关情空谷肠回九,绝意王门足刖三。

草什忘忧都树北,风能解愠自来南。

腝尘不上清虚界,酒德文心日共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赠陈仲醇徵君东佘山居诗三十首(其二十八)

东轩曝背语成函,一饭忘君未可甘。

主帅穷兵真计左,胡儿牧马渐过南。

沙场白骨高寻丈,御府朱提岂再三。

却把国觞连太乙,九歌深意许雅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