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正值九九重阳秋意浓,三杯佳酿兴致已足够。
桂花飘落酒杯满溢香,花瓣随风轻舞落酒中。
像长房的茱萸早早成熟,似彭泽的菊花新近收获。
何须借问龙沙的仙境上,方能恣意享受这长久停留。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三杯:泛指几杯酒,表示饮酒。
兴已周:兴趣、兴致已经得到满足。
泛桂:漂浮的桂花,这里指加入桂花的酒。
迎尊满:尊,酒器,指酒杯满溢。
吹花:风吹落的花瓣。
向酒浮:在酒面上漂浮。
长房萸:长房,汉代仙人,这里比喻茱萸,传说可避邪延寿。
早熟:形容茱萸成熟得早。
彭泽菊:彭泽,地名,陶渊明曾任彭泽令,以爱菊著称,这里指菊花。
初收:刚刚收获。
何藉:何必凭借。
龙沙:古代指白龙堆沙漠,泛指遥远的边塞之地,这里比喻仙境。
方得:才能。
恣淹留:尽情地、无拘束地停留、享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九月九日的场景,诗人在这个重阳节庆祝的日子里,感受着秋天的气息,进行了一次小聚。在秋风送爽、桂花飘香的背景下,诗人和朋友们举杯畅饮,欢声笑语,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

"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 表明了这一天正值重阳佳节,诗人已经喝了三杯酒,心中的喜悦之情也随之达到了高潮。"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 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桂花飘香,朋友们举杯欢庆,每一口酒都似乎带着桂花的清甜。

接下来的两句 "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 则转向自然景色,诗人观察到长房的萸草已经成熟,而彭泽中的菊花才刚开始采摘。这两句话通过对时令之物的描写,更强化了秋天的意象。

最后两句 "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 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与美酒的双重享受下,不愿离去的心情。在龙沙之上,这个地方似乎成为了他暂时停留的理由,让他得以继续沉浸在这份愉悦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饮宴乐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的喜庆氛围。

收录诗词(7)

李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

润色鸿业寄贤才,叨居右弼愧盐梅。

运筹帷幄荷时来,职掌图籍滥蓬莱。

两司谬忝谢钟裴,礼乐铨管效涓埃。

陈师振旅清九垓,欣承顾问侍天杯。

衔恩献寿柏梁台,黄缣青简奉康哉。

鲰生侍从忝王枚,右掖司言实不才。

宗伯秩礼天地开,帝歌难续仰昭回。

微臣捧日变寒灰,远惭班左愧游陪。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景龙四年正月五日移仗蓬莱宫御大明殿会吐蕃骑马之戏因重为柏梁体联句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

当熊让辇愧前芳,再司铨筦恩可忘。

文江学海思济航,万邦考绩臣所详。

著作不休出中肠,权豪屏迹肃严霜。

铸鼎开岳造明堂,玉醴由来献寿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王仙柯

瞻思不及望仙兄,早晚升霞入太清。

手种一株松未老,炉烧九转药新成。

心中已得黄庭术,头上应无白发生。

异日却归华表语,待教凡俗普闻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壁上诗二首(其一)

余自来天台,凡经几万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来。

逍遥绝无闹,忘机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众生多烦恼。

兀兀沈浪海,漂漂轮三界。

可惜一灵物,无始被境埋。

电光瞥然起,生死纷尘埃。

寒山特相访,拾得常往来。

论心话明月,太虚廓无碍。

法界即无边,一法普遍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