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秋柳。三叠前韵

脉脉含秋,依依锁梦,春游记拂兰船。

只解牵愁,何曾绾得华年。

关山笛里西风冷,便纤腰、瘦尽谁怜。

袅情丝,亭短亭长,一抹荒烟。

天涯凝望斜阳远,但平芜接影,淡霭笼川。

纤手攀条,旧痕犹认堤边。

栖鸦流水添萧瑟,唤柔魂、欲起还眠。

更能消,几度春归,几度听鹃。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此词《高阳台·秋柳》描绘了深秋时节,柳树在凄凉的氛围中摇曳生姿的景象,充满了哀婉与寂寥的情感。词人以“脉脉含秋,依依锁梦”开篇,将秋意与梦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深情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下来,“春游记拂兰船”一句,似乎在回忆往昔的欢乐时光,而“只解牵愁,何曾绾得华年”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

“关山笛里西风冷,便纤腰、瘦尽谁怜”两句,通过笛声和西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凄冷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苦楚。词中的“袅情丝,亭短亭长,一抹荒烟”,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情感的绵延不绝,以及时间的流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天涯凝望斜阳远,但平芜接影,淡霭笼川”几句,将视线拉远,展现了广阔无垠的景色,斜阳、平芜、淡霭等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苍茫而又略带伤感的画面。最后,“纤手攀条,旧痕犹认堤边”则将情感聚焦于细微之处,通过动作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记忆的深深眷恋。

整首词以“栖鸦流水添萧瑟,唤柔魂、欲起还眠”结尾,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词中的哀愁情绪,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最后一句“更能消,几度春归,几度听鹃”,则以时间的循环,表达了对生命流转、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无奈与感慨。

综上所述,《高阳台·秋柳》不仅描绘了秋日柳树的凄美景象,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

收录诗词(40)

屈蕙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缕曲.送外

碧草迷南浦,望天涯、暮云重叠,乱山无数。

去去烟波今更远,梦影犹迷前路。

惟愿取、情深无阻。一点灵犀相照处。

寄鱼函、密密休迟误。多少恨,向谁诉。

绿阴容易闲庭暮。掩帘栊、低回脉脉,瑶琴愁抚。

遥想星轺催早发,遮断瘴云腥雾。

更烈日、当空如火。暑雨寒风关塞隔。

愿君身、眠食须调护。惜金缕,寄情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寄外叠前韵

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

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

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

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

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

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

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寄外三叠前韵

送别仍南浦。黯消魂、春波渺渺,飞花无数。

绿遍天涯芳草色,迷却来时旧路。

空凝睇、关河修阻。云水千重山万叠。

便模糊、梦影寻还误。情脉脉,敢轻诉。

药阑红瘦春光暮。倚东风、玉杯谁赏,绮琴谁抚。

闲煞窗前青玉案,静掩碧纱如雾。

重爇取、博山炉火。密绪缠绵缄尺楮。

押银泥、小印重重护。拈旧韵,写幽愫。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菩萨蛮.怀李楚娟如妹

春风记执纤纤手。窗前共酌盈盈酒。

旧事怕思量,愁情和梦长。海棠花上月。

偏照人离别。含思独徘徊。鞋痕遍绿苔。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