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八韵

咽咽复啾啾,多来自早秋。

园林凉正好,风雨思相收。

在处声无别,何人泪欲流。

冷怜天露滴,伤共野禽游。

静息深依竹,惊移瞥过楼。

分明晴渡口,凄切暮关头。

时节推应定,飞鸣即未休。

年年闻尔苦,远忆所居幽。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声音呜咽又啾啾连绵,大多源自初秋的凉意。
园林里凉爽正适宜,风雨中思绪渴望被安抚。
无论何处这声音都无差别,是什么人流泪欲滴。
冷冽中可怜那露珠滴落,伤心与野外的鸟儿共飞翔。
安静时紧紧依偎着竹林,受惊时瞬间飞过楼台。
在晴朗的渡口显得格外清晰,黄昏的关头叫声凄切。
时节的更迭应是早已注定,飞翔与鸣叫从未停歇。
每年听到你们的哀苦,远远地回忆起那幽静的居所。

注释

咽咽:形容声音低沉连续。
啾啾:鸟鸣声,这里指哀怨的声音。
早秋:初秋时节。
园林:花园和树林,泛指自然景致。
凉正好:气候凉爽适宜。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也暗指生活中的困难。
在处:到处,无论何处。
声无别:声音没有区别,指哀鸣声普遍相同。
冷怜:怜悯那寒冷中的。
天露滴:自然掉落的露水,也象征着泪水。
静息:安静休息的时候。
惊移:受到惊吓而迅速移动。
晴渡口:晴朗天气下的渡口。
凄切:声音悲凉急促。
时节推应定:时节的变换按其规律进行。
飞鸣:飞翔和鸣叫。
年年:每年。
远忆:远方的回忆。
所居幽:居住的地方幽静美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充满了对远方家园的怀念和孤独感。诗人通过蝉鸣声的咽咽啾啾,传达了早秋的凉意和自己的寂寞情怀。园林中的风雨让人思绪万千,而那无尽的蝉声似乎与诗人的泪水交织在一起。

冷清的天气中露珠滴落,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写,更是对孤独生活中细微感受的刻画。野禽的游弋,增添了一份生灵共鸣的凄凉。而诗人静坐于竹林深处,偶尔惊起,目光移过楼阁,却只徒增愁绪。

晴空下的渡口和暮色中的关隘,更是时间流逝、离别愈加凄切的象征。蝉鸣声此起彼伏,像是对诗人时节变迁的提醒,而那未休止的鸣叫,也映射出诗人的心绪难以平静。

年复一年,每当听闻蝉鸣,诗人都会不禁忆起远方幽居的家园,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地方。整首诗通过对蝉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洞察,是一篇情景交融、意境独特的秋思之作。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蝴蝶

何处背繁红,迷芳到槛重。

分飞还独出,成队偶相逢。

远害终防雀,争先不避蜂。

桃蹊牵往复,兰径引相从。

翠裛丹心冷,香凝粉翅浓。

可寻穿树影,难觅宿花踪。

日晚来仍急,春残舞未慵。

西风旧池馆,犹得采芙蓉。

形式: 排律 押[冬]韵

题鹤鸣泉八韵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

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

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

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与聂尊师话道

伯阳遗妙旨,杳杳与冥冥。

说即非难说,行还不易行。

药中迷九转,心外觅长生。

毕竟荒原上,一盘蒿陇平。

形式: 五言律诗

书李秀才壁

干戈阻上日,南国寄贫居。

旧里荒应尽,新年病未除。

窗风连岛树,门径接邻蔬。

我有闲来约,相看雪满株。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