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雨中的虎丘山登高望远,与友人相聚的情景。首句“何处登高写壮怀”,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登高抒发豪情壮志的渴望。接着“生公说法有层台”一句,巧妙地将佛教典故融入自然景观之中,赋予了登山活动更深的文化内涵。

“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两句,展现了诗人不畏风雨,坚持赴约的情态,同时也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之美的精神。接下来,“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描绘了秋季特有的景象,紫萸和黄菊作为秋日的象征,与友人共同把玩,更添了几分诗意。

“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则是对诗人年岁已高,但依然热爱生活、珍惜相聚时光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徵明及其友人在雨中登高、赏景、饮酒、品花的悠闲生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素发

素发丝丝不满梳,衰容览镜已非吾。

萧条暮景看篱菊,次第秋风到井梧。

物外机心聊奕旨,老来多事坐诗逋。

秪应双足能强健,着屐登山未要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壬子岁除

残灯明灭照头颅,八十三龄过隙虚。

一岁又从今夕尽,馀生消得几番除。

老知无地酬君宠,贫喜传家有父书。

独有梅花堪慰藉,春风消息定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癸丑元旦

咿喔邻鸡过短垣,起看曙色拂尘冠。

升平满目新颁朔,日月无穷又履端。

短发萧疏霜叶脱,壮心零落晓灯残。

从前卉物冰霜尽,一树梅花独耐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夜泊南浔

春寒漠漠拥重裘,灯火南浔夜泊舟。

风势北来疑雨至,波光南望接天流。

百年云水原无定,一笑江湖本浪游。

赖是故人同旅宿,清樽相对散牢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